佛陀及其教法
佛陀教育電子報
 

佛法點滴: 心地

  心為萬法之本,能生一切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修行,長養諸善根功德,故曰『心地』。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曰:「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楞嚴經》:「本元心地。」《摩訶止觀》:「心定如地不可動。」《大日經疏》:「如世人舉趾動足皆依於地,菩薩亦如是依心進行,故名此心為地。」

  又,三業中,心業最勝,故曰心地。如《天台戒疏》:「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口居次,據勝為論,故為心地也。」又,戒以心為本,恰如世間之以大地為基,故稱戒為「心地」,乃梵網經中之語。在禪宗,達摩所傳之菩提即稱「心地」。

  於大乘佛教修行階位中之第一階位,即證得無漏清淨心之地,稱為「淨心地」,又作「淨心住」、「淨勝意樂地」;乃十地之初地;與「歡喜地」同。相對於登地以前之解行住未證淨心;此地已斷離煩惱上纏,證得清淨解脫之初地,稱為「淨心地」。另據曇鸞法師之《往生論註》卷下載,平等法身為八地以上之法性生身菩薩,從初地至七地已還之菩薩為未證淨心,淨心為無漏心,八地以上純無漏相續,故稱為「淨心菩薩」。此說即以淨心為八地以上,乃不同於初地之說。而《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中云:「得生彼淨土即見阿彌陀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此誠修證「心地」之殊勝方便法門矣!


  •摘錄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