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點滴: 三皈
三皈屬戒法,又作三皈依、三皈戒,又曰三歸依,三歸戒:
一、皈依佛 皈依佛寶而為師。
二、皈依法 皈依法寶而為藥。
三、皈依僧 皈依僧寶而為師友。
受此三皈,謂之三皈戒。
《觀無量壽經》曰:「受持歸,具足眾戒。」
《釋氏要覽》上曰:「五分律云:佛於鹿苑度五俱鄰,人間已有六羅漢,故次為耶舍父母最先授三歸依也。」
而受之之意,於顯教,一為表自之信心,一為乞三寶之加被。若約密教之意則表自己之信心,皆歸入依合於三寶乞我與三寶入我我入也。
學佛必從受三皈依起,受了三皈依,就是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雖然研究佛教經典,但仍不能算是佛教徒,故學佛的入門,以受三皈依為根本。
如《演道俗業經》中,給孤獨長者問佛:「初學道著,始以何志?佛言:先習五戒,自皈於三。何謂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殺。二曰清廉,節用不盜。三曰貞良,鮮潔不染.四曰篤信,性和不欺。五曰要達,志明不亂。何謂三自皈?一曰皈佛,無上正真。二曰皈法,以自御心。三曰皈眾,聖眾之中,所以廣大,猶如大海,靡所不包。」
又《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皈依三寶品中,如答彌勒菩薩的問話也說:「若欲求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者,應當皈依佛法僧。」
皈依是什麼意義呢?皈是皈投、皈向;依是依托、依止;皈投三寶,以三寶為依托,是名為皈依。在所皈的境--三寶方面來說,皈依即救護義。
如《大毗婆沙論》三十四卷說:「救護義是皈依義......諸有皈依佛法僧寶,不破學處,不犯律儀,不違法制,便能救護。彼破學處,毀犯律儀,違越法制,雖皈依三寶而不為救護。」
在大小乘的經論中,說到所皈依三寶的主體時,都說皈依佛寶,是皈依佛的法身,也是皈依一切佛。皈依法寶,是皈依清淨寂滅的涅槃(滅諦),也是皈依一切佛所證的涅槃法。皈依僧寶,是皈依聖僧自證的無漏無為法,也是皈依一切佛弟子。
《大毗婆沙論》三十四卷說:「...皈依佛者,皈依一切過殑伽沙數量諸佛。...皈依法者,為皈依自他相續及無盡數一切蘊滅。...皈依僧者,應說皈依一切佛弟子。」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皈依三寶品也說:「皈依法身者,即是皈依過去未來現在諸法。」說到皈依法,「是殑伽沙等諸佛菩薩三無數勢六度萬行所證之果。」說到皈依僧是「第一義僧,所謂諸佛聖僧,如法而住。」
學佛佛人,為了解脫三惡趣的怖畏,和流轉生死的痛苦,皈依三寶,仰求救護,就必須以佛為師,以法為藥,以僧為友,好好的學習佛陀,奉行教法,親近僧眾,就能得到救護。否則,如《毗婆沙論》所說,是不能得到救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