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及其教法
佛陀教育電子報
 

佛法點滴: 十善與五戒

  佛為了度眾生得解脫,設種種的次第法門,等於學校的學制一樣,所謂:
  「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波羅蜜。」

  「人道」的第一業因,就是五戒十善。佛常講:「人身難得而易失」,我們現在得人身,下一生能否得人身,就要看五戒十善的修為,如果五戒十善不及格,來生就得不到人身。所以,我們自己想想,如果五戒十善超過貪瞋痴的念頭,來生還能再得人身;假如五戒十善的修為很薄弱,貪瞋痴的意念很重,來生決定墮惡道。

  十善、五戒是行門的根本,從初發心到如來地都不能離開;須臾不可離者,稱為「道」,這是正道、佛道。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與這十個綱領相應;若不相應,則是惡業。上品十惡,是地獄的業因;上品十善,是生天的業因。明白此理,就清楚、明白自己將來往哪裡去。所以,想修福、修慧,決不能違背十善。

  眾生修習這些正法,做為人生的方向,便能離苦得樂,自在解脫。「五戒十善」是修學佛法的基礎,也是根本之所在,其目的在「導人於善也」。「導」是引導,誘導人向善。學佛就要從這些基礎的地方學起。

  「戒」與「善」在形相上雖同,但在果德上不同,所以「受戒」與「行善」不一樣。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前四項也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兩者看起來似乎相同,但是果報不一樣。

  五戒,是你自己發願正式接受佛陀的教誨,如世間人所講的發誓,所求的是得清淨心,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十善,沒有發這種心,所祈求的是福報。
  五戒一定要在佛菩薩面前受,十善不用。
  兩者之間的目的、方向迥然不同,一個是希求定慧,一個是希求福報,這就是「戒」與「善」的差別。所以,同樣修學這幾個科目,用意及目的要清楚。戒能斷「貪瞋痴慢疑」,善沒有這種能力,其用意也不在此。

  此外,修學如果沒有十善業的基礎,念佛也不能往生!何以見得?

  十善業是佛法修行的基礎,往後還有六度、四無量心、四攝法、三十七道品,全都是以十善業為基礎。不認真修十善業就不是學佛,真正念佛往生的人,無論是什麼身分,從事於哪個行業,決定具足十善業;不具足十善,決不能往生。

  如《中阿含經》卷三的比喻:眾生行十不善,即墮惡道,如以重石擲入水中,而作是說:願石浮出,則無有是處。若行十善,即上生善處、如以油投入水,油則自然浮在水面一般。

  假如在這個鄉裡,只要有十個人持五戒,就有十個人純厚、樸素、謹慎,他們就能感化全鄉之人。因此,一百個人有一、兩個人,真正接受儒、佛的教育,真正能夠理解,依教奉行,對於社會風俗就能產生重大的效果。在這個城市裡,有一百個人真正能依十善業道修學,就有一百個人和睦,因此,也就能感化這個都市。所謂: 「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則百人和睦。持此風教,以周寰區,則編戶億千,仁人百萬。而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