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及其教法
佛陀教育電子報
 

中國佛教密宗的奠基人─善無畏

  (西元637∼735年)梵名意譯作淨師子,又稱無畏三藏。為密教祖師之一,與金剛智、不空,並稱開元三大士。為東印度烏荼國人,屬剎帝利種姓,釋尊季父甘露飯王之後裔。師於十三歲依父親佛手王的遺命即位,兄弟們不服,起兵相爭,他於平亂之後,讓位於兄,決意出家。先至南印海濱覓得殊勝招提,修習法華三昧。又由水路搭乘商船,遊歷中印諸國,密修禪觀。及到摩揭陀,訪國王,王妃原是他的女兒,他們瞭解到善無畏捨位出家的經過,大加敬重,由是名聲遠播。他曾把自己所攜傳國寶珠施給那爛陀寺,裝飾在大佛像的額端上。後歸依寺內以禪、密著名的長老達磨鞠多,研習密教,受到鞠多的賞識,將總持瑜伽三密及諸印契完全傳授給他,得了灌頂,號為三藏。他又周行各地,遍禮聖蹟,方便誘化。

  唐代開元四年(西元716年),八十歲左右,奉師命東行弘法,攜帶梵本,經過北印迦濕彌羅、烏萇等國,到了素葉城,應突厥可汗之請,講《毗盧遮那經》,然後再前進通過天山北路,達於西州(今新疆吐魯番東南、寶應)。因為他的聲譽早已傳至漢地,唐睿宗特派僧若那和將軍史憲,遠至玉門迎接。他於玄宗開元四年(西元716年)到達長安,被玄宗禮為國師。先住興福寺南塔院,後遷西明寺;玄宗并嚴飾內廷道場,尊為教主。開元五年,開始在西明寺菩提院譯出《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一卷,沙門悉達擔任譯語。寫定進內之後,即有敕令將帶來的梵本全部送藏內廷。從此他便注意另訪未譯的密典梵本。先有江陵無行求法,遊歷南海、東印、中印各地,曾住大覺、那爛陀等寺聞法,並訪求梵本。學畢回國,途經北印病卒(見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所將梵本,由同行者帶回中土,存於長安華嚴寺。善無畏和一行同往選取前未譯過的重要密典數種。開元十二年,他隨玄宗到洛陽,於開元十三、十四年間,在奉先寺譯出密教之根本聖典大日經(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即由善無畏口述,一行記錄而成。後由一行編纂,並加以註釋,稱大日經疏,凡二十卷。

  師為將密教傳至中國之先河,與金剛智共同奠定密教之基礎。此外,尚譯有蘇婆呼童子經(三卷)、蘇悉地羯囉經(三卷)等密教重要經典,並介紹灌頂之修行方法。又大日經內之密咒,皆寫出梵字,逐字以漢音對譯。此係因密教重視文字,為求念誦、觀想精確,故創此例。由此可知師當時傳授密教,已同時教授梵文拼法,開始講求「悉曇」之學,此為我國佛教史上值得重視之事。師亦擅長工巧藝術,相傳其自製模型,鑄造金銅靈塔,備極莊嚴;其所畫曼荼羅尤為精妙。

  師於開元二十年表請歸國,未得准許。二十三年得病,十一月七日示寂於洛陽大聖善寺禪室,世壽九十九,法臘八十。玄宗甚表哀悼,追贈鴻臚卿,葬於龍門西山之廣化寺。肅宗乾元元年(西元758年),於塔院側建碑,其弟子李華撰文,付法弟子有寶思、一行、玄超、義林、智嚴、喜無畏、不可思議(新羅僧)、道慈(日僧)等。

•摘錄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辭典》、《中國歷代名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