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及其教法
佛陀教育電子報
 

中國密宗始祖~金剛智

  (西元 671 ~ 741 年)音譯跋日羅菩提。為印度密教付法第五祖,中國密教初祖。出身南印度光明國婆羅門(另說為中印度王子)。十歲出家於那爛陀寺,依寂靜智學《聲明論》。十五歲往西天竺,止住四年,學《法稱論》,然後返回那爛陀寺。二十歲受具足戒,六年間廣習大小乘經律論,兼通粉繪之術,又受學《般若燈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二十八歲於迦毗羅衛城隨侍勝賢論師,學《瑜伽論》、《唯識論》、《辯中邊論》。三十一歲,從南印度龍智學習密教,承事供養七年,受學《金剛頂瑜伽經》、《毗盧遮那總持陀羅尼法門》、諸大乘經典及《五明論》,並受五部灌頂,研究密教奧旨。隨後回到中天竺,禮如來八相的靈塔。時南天竺大旱,摩賴耶國王遣使請師於宮中設道場祈雨,立有靈應,王臣皆大喜,遂為師建寺安身,師住三年餘。

  後因觀音菩薩之靈告,師遂率領道俗弟子八人,渡師子國,於楞伽城無畏王寺頂禮佛牙。更向東南攀楞伽山,參禮佛足跡,又再次回到南印度摩賴耶國,於宮中受王供養。後欲赴大唐,拜文殊師利,傳法門,而請求於王。王乃遣將軍米准那貢進梵夾及方物,送師入唐。師遂於師子國乘波斯船,攜弟子不空由海路經錫蘭、蘇門答臘、佛逝等國至廣州,約三年後達唐境,時為開元七年(七一九)。該年為善無畏東來後之三年。翌年,師入洛陽,進謁玄宗,被迎入大慈恩寺,不久移居薦福寺。隨後,在所住寺院設大曼荼羅灌頂壇,化度四眾,受王臣歸依。大智、大慧二禪師及不空三藏、沙門一行等人皆入其門下。

  開元八年,入洛陽、長安;十一年,開始從事翻譯,首先在資聖寺譯出《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及《七俱胝陀羅尼》,後又譯出八部十一卷的祕密經典。除從事密教經典之翻譯外,並傳授灌頂之祕法。二十四年隨駕入長安,二十九年欲歸本國,後因病示寂於洛陽廣福寺,享年七十一。天寶二年(西元 743 年)二月二十七日,塔於奉先寺的西崗,永泰元年(七六五)朝廷賜諡號,稱「開府儀同三司大弘教三藏」,其所用之七條褐色紬袈裟一件,今藏於日本正倉院。與善無畏、不空並稱「開元三大士」。門弟子另有一行、慧超、義福、圓照等。

‧摘錄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