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宗的創始人~法眼文益禪師
(885 ~ 958) 五代僧,法眼宗之開祖。餘杭(浙江餘杭)人,俗姓魯。七歲出家,依新定智通院全偉禪師落髮,弱冠於越州開元寺受具足戒,初依明州鄮山育王寺希覺攻毘尼律典,復傍探儒典,遊文雅之場,覺師目為我門之游夏也。後南遊至福州,投長慶慧稜學禪法,久之不契。繼而與同伴一起雲遊,在前往湖湘途中遇暴雨,乃寓於城西地藏院,謁見羅漢桂琛於漳州。因受桂琛啟發而大有省悟,並隨侍多年,遂嗣其法。其後,遊方至臨川,州牧請住於崇壽院。開堂之日,四方雲集而來之求法僧,不下千數。南唐國主李氏禮敬有加,並迎至金陵,住報恩院,事以師禮,賜號「淨慧大師」。後主且從之受戒,為建清涼伽藍。高麗、日本等國渡海來學者,相望於途。未幾遷至清涼院,力揚玄沙之禪風,諸方叢林咸仰其風。後周顯德五年秋閏七月五日示寂,世壽七十四。該日剃髮澡身,告眾訖,跏趺而逝,顏貌如生。諡「大法眼禪師」,葬於江寧縣丹陽鄉,塔名「無相」。後又追諡為「大智藏大導師」。著有《宗門十規論》、《大法眼文益禪師語錄》各一卷。《宗門十規論》痛論當時禪家之流弊,並提出「明事不二,貴在圓融」與「不著他求,盡由心造」之主張。嗣法弟子六十三人,以德韶、慧炬、文遂等十四人最勝。
又高麗僧之來習者,得法者有三十六人,法眼禪風乃得流佈海東。本宗於宋初極盛,中葉以後則漸衰而至絕法脈,其間不過百年,然於高麗猶興盛不衰。
法眼宗在教學上最大特徵,為強調禪旨與淨土思想之融合。此外,本宗之禪師最喜拈弄古則公案,成為本宗另一特色。又本宗之師家接化學人之特點為「先利濟」,即隨順學人之根機,懇切提撕,接化自在。如《碧巖錄》第七則所載之著名公案「慧超問佛」,慧超嘗問法眼文益:「如何是佛?」文益答曰:「汝是慧超。」慧超於言下大悟。故《人天眼目》卷四謂此宗:「箭鋒相拄,句意合機。始則行行如也,終則激發,漸服人心,削除情解,調機順物,斥滯磨昏。」
所謂「法眼四機」,為法眼宗指導學人所用之四種機法:
箭鋒相拄,謂師家之接化,針對學人上中下等各種機根而彎弓投矢,機鋒相當,接化與領受之雙方,緊密相契,無有間隙。
泯絕有無,謂令學人超越有與無二元對立之分別見解,而不令執著於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
㛦就身拈出,謂佛性真如原本即顯現於世間各種千差萬別之現象界中,師家遂藉此種具顯於人人眼前之現成佛性,信手拈來,一一皆可隨緣點化。
隨流得妙,謂師家依學人根器,靈巧運用接化之機法,而令學人體得佛性之殊妙。
摘錄︰《五燈會元》卷十
師同紹修法進三人,欲出嶺,過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爐次。藏(地藏禪師)問︰「此行何之﹖」師曰︰「行腳去。」藏曰︰「作麼生是行腳事﹖」師曰︰「不知。」藏曰︰「不知最親切。」又同三人舉《肇論》,至「天地與我同根」處,藏曰︰「山河大地,與上座自己,是同是別﹖」師曰︰「別。」藏豎起兩指,師曰︰「同。」藏又豎起兩指,便起去。雪霽辭去,藏門送之。問曰︰「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內在心外﹖」師曰︰「在心內。」藏曰︰「行腳人著甚麼來由,安片石在心頭﹖」師窘無以對。即放包,依席下求決擇。近一月餘,日呈見解,說道理。藏語之曰︰「佛法不恁麼。」師曰︰「某甲詞窮理絕也。」藏曰︰「若論佛法,一切見成。」師於言下大悟,因議留止。
臨川州牧請住崇壽院。開堂日,中坐茶筵未起時,僧正白師曰︰「四眾已圍繞和尚法座了也。」師曰︰「眾人卻參真善知識。」少頃陞座,僧問︰「大眾雲集,請師舉唱。」師曰︰「大眾」久立乃曰︰「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與大眾舉一古人方便。珍重!」便下座。
僧問︰「指即不問,如何是月﹖」師曰︰「阿那箇是汝不問底指﹖」又僧問︰「月即不問,如何是指﹖」師曰︰「月。」曰︰「學人問指,和尚為甚麼對月﹖」師曰︰「為汝問指。」
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流出慈悲喜捨。」問︰「百年暗室,一燈能破。如何是一燈﹖」師曰︰「論甚麼百年﹖」問︰「如何是正真之道﹖」師曰︰「一願也教汝行,二願也教汝行。」問︰「如何是一真之地﹖」師曰︰「地則無一真。」曰︰「如何卓立﹖」師曰︰「轉無交涉。」
師一日,與李王論道罷,同觀牡丹花。王命作偈,師即賦曰︰「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髮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艷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王頓悟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