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育基金會 電子報
前期目錄
2004-12-17 內容摘要
  • 佛法演講聲音檔
    • 十地經論│三十七道品│大乘止觀法門|大佛頂首楞嚴經│維摩詰所說經|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
  • 佛法點滴: 三昧
  • 百喻選輯:為王剃鬚
  • 本會訊息
新增佛法演講聲音檔
  • 2004.12.10 新增法音如下,歡迎下載!
  • 部份課程開課中, 課程免費,歡迎隨時加入!(課程表)
  • 講  題 主 講 備 註 (起講日, 集數)
    十地經論心宏法師(2004.8.18) No.17 at 12.15, (每週三續講中)
    宗義寶藏覺嵋桑度
    堪布仁波切
    (2003.11.15) No.36 at 12.11, (續講中)
    三十七道品鄭石岩教授(2004.7.23) No.20 at 12.10, (續講中)
    大佛頂首楞嚴經簡豐文居士No.19 at 12.14, (續講中)
    大乘止觀法門簡豐文居士No.39 at 12.15, (續講中)
    維摩詰所說經 簡豐文居士No.68 at 12.13, (續講中)
    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廖誠麟居士(2004.11.1) No.7 at 12.13(續講中)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廖誠麟居士(2004.2.6) No.41 at 12.10, (續講中)
    般若波羅密經論導讀廖誠麟居士(2004.11.20) No.3 at 12.11(續講中)

    回目錄 
    宗師傳記
    三昧

      梵語「三昧、三摩地、三摩提」,譯為定、正定、正受、調直定、等持等念。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正心行處、息慮凝心的意思。

    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
    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
    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
    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

      蓋三昧以定性為樂,異乎苦樂等受,故名正受。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諸佛諸菩薩入有情界平等護念彼等,故曰等念。 是就利他業而釋之也。又現定中法樂,故又曰現法樂住。正受之異名也。

    • 大智度論五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
      同二十八曰:「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
      同二十曰:「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
      同二十三曰:「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
    • 止觀二曰:「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
    • 大乘義章十三曰:「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
      同二曰:「以心合法,離邪亂,故曰三昧。」
      同九曰:「心體寂靜,離於邪亂,故曰三昧。」
      同二十曰:「定者據行便息亂住緣,目之為定。就實而辨真心體寂,自性不動,故名為定。」
    • 唯識論五曰:「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
    • 探玄記三曰:「三昧此云等持,離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
    • 法華玄贊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訛也。」
    • 玄應音義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訛也。正言三摩地,此譯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謂持諸功德也。或云正定,謂住緣一境,離諸邪亂也。」
    • 菩提心義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者。」


      ‧摘錄自‧明,一如《三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匯》、《佛學大辭典》

    回目錄 
    百喻經選輯
    為王剃鬚

    昔者有王,有一親信,於軍陣中,歿命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歡喜,與其所願,即便問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臣便答言:「王剃鬚時,願聽我剃。」王言:「此事若適汝意,聽汝所願。」如此愚人,世人所笑。
    半國之治,大臣輔相,悉皆可得,乃求賤業。愚人亦爾。諸佛於無量劫,難行苦行自致成佛。若得遇佛及值遺法。人身難得。譬如盲龜值浮木孔。此二難值今已遭遇。然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為足。不求涅槃勝妙法也。無心進求,自行邪事便以為足」 (願為王剃鬚喻)

      從前有一位國王,身邊有個勇敢的年輕人,擔任他親信的侍從。有一次國王領軍作戰,他也跟著國王一起出征。

      在恐怖的戰場上,敵人不斷的拼死衝鋒過來,國王被敵軍包圍了,這位侍衛冒著生命的危險,拼命的殺退敵人,保護國王脫離了險境。

      回到皇宮之後,國王十分高興,覺得這次作戰能夠生還,是因為靠他的保護。因此,為了獎勵他的忠貞和勇敢,想滿足他的願望。國王在朝廷上,伸手將那個年輕的侍衛,拉到自己的身邊,對所有的大臣說:
      「這一次完全靠他勇敢的行為,救了我的生命,對我來說,他真是最大的功勞呀!諸位大臣!論功行賞,應該要怎樣的獎勵他呢?」國王問所有在朝的大臣。

      大家一時想不出適合的嘉獎,國王看大家不開口,便說出自已的意思:
      「這樣好嗎,宮中所有的官職、財寶、均由他隨意的選擇如何?」
      「大王高見,甚是得體!」所有大臣都一致的這樣說,國王見大家都同意了,便對身邊的那位侍衛說:
      「你的願望是什麼呢?你想要什麼,我都答應你。」
      「大王,」這位侍衛不好意思的說: 「我什麼都不要,只希望大王弟鬍鬚的時候讓我來剃。」
      「這就是你要求的事嗎?」國王說:「這事如果合妳的意,我就滿你願吧!」

      事情傳開來之後,大家都笑話這樣的蠢人:
      「他為什麼不要求國王賞賜更有價值的東西呢?這不是很愚癡嗎?」
    *    *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陀及佛法難得能出現世間,想在生為人的情況下,見佛聞法,那真像大海盲龜巧遇木孔,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呀!難遇能遇,還能隨便錯過機會嗎?但眾生愚癡,有此機緣遇上了佛法,卻不求大法了脫生死,只希求不究竟的人天福報,這不像那個年輕的隨侍,不求一切珍寶,祇願為王剃鬚一樣嗎?


      ‧摘錄自‧《百喻經》、《百喻新譯》
    回目錄 
    本會訊息
    佛學講座 ~~本會永久開設各種佛學課程,免費參加!

    本會目前開設課程如下:
    週一 原始佛法研習班│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維摩詰所說經│如來藏中的故事│金剛般若經研討│阿彌陀經要解親聞記研討
    週二 中級烹飪班*│大佛頂首楞嚴經│佛像繪畫班*│天台四教儀集註│百法明門論研討
    週三 兒童中英文讀經班│十地經論│大乘止觀法門│觀無量壽經智者疏妙宗鈔│佛遺教三經研討班
    週四 素食生機班*│初級烹飪班*│初級靜坐班*│無量壽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入菩薩行論進階研討班│楞嚴經研討班│佛學入門
    週五 佛法英語閱讀班*│大品般若經與現觀莊嚴論│六祖壇經研討班│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三十七道品
    週六 般若波羅密經論選讀│楞嚴經文句研討班|漢音書詩教學│菩提道次第廣論 研討班|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研討班│宗義寶藏│兒童書法班*│兒童讀經班│地藏經科注
    週日 梵唄班*
    以上課程歡迎隨時加入上課,但註明"*"之課程請事先報名!  詳情請參考>>課程表

    回目錄 

     ●農曆春節活動公告

    農曆春節活動公告   本會94年農曆春節之行事活動表如下:
    1. 2/4 (五) ~ 2/5(六)
      年終大掃除;三樓圖書館休館暫停,十二樓佛堂念佛暫停。各項課程活動暫停。
    2. 2/6(日) ~13(日):春節休假。
      三樓圖書館照常開放,可以閱讀及借還各項法寶。服務時間:早上8:30~下午5:30。
    3. 2/ 14(一) (正月初六): 開始正常作業。各項課程開始恢復正常。

     ●新開課程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本會地下室教室(1)自 94/1/5 起,每週三晚上7:30~8:30,將由蔡崇盛老師發心開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歡迎大眾一起來聽講,共沾法益!

    般若心經釋要 本會地下室教室(2)每週一晚上之「金剛般若經研討」課程已於12/06圓滿,故自94/1/24起,每週一晚上7:30~9:30,由密寶法師帶領研討蕅益大師所註之「般若心經釋要」,歡迎大眾一起來參加研討,共襄盛舉!

    素食烹飪班 本會七樓教室每週四的「素食生機班」與「初級烹飪班」將於94/ 01/ 06 開辦新一期課程;故於01/ 05 (週三) 統一接受現場報名。歡迎對素食烹飪有興趣學習者來報名參加。由於報名非常踴躍,故不接受電話報名。
    報名時間:94/ 01/ 05(週三)早上九點。
    報名地點:本會七樓教室。
    名  額:限額四十五名,額滿為止。

    觀無量壽經智者疏妙宗鈔 本會地下室教室(2) 每週三晚上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課程已圓滿,故自11/24 (週三)起,李健龍居士發心帶領研討「觀無量壽經智者疏妙宗鈔」。歡迎大眾一起來參加研討,共沾法益!

    回目錄 

     ●課程暫停

    三十七道品 本會三樓講堂每週五之「三十七道品」課程,因鄭石岩老師有事請假,故12/17 (五) 課程暫停乙次。
    楞嚴經文句研討班、
    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班
    由於密寶法師元月份有事出國,故每週六之「楞嚴經文句研討班」及「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班」課程,自元月一日起課程暫停三週即(01/01、08、15), 1/ 22 (六) 課程恢復。
    回目錄 

    念佛共修活動

    大悲懺 本會七樓教室每週六下午之「大悲懺共修」,共修時間為下午2:20 ~ 4:30,歡迎各位同修一起來共修。
    時間:每週六下午 2:20 ~ 4:30
    地點:七樓教室
    念佛共修 每週六: 14:00~18:00
        (19:00~21:30 誦無量壽經)
    每週日: 08:50~18:00
    地 點: 本會十二樓佛堂
    週日念佛
    共修公告
    自94/ 1/ 02起, 本會週日念佛共修活動,僅只早上念佛,週日下午改為念誦『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希望大眾能一起來共修,增長、積聚淨土往生資糧。
    時間:2005年01月02日起
       週日早上:念佛共修/下午:讀誦『地藏經』

      

    回目錄 

    基金會介紹服務公告佛陀及其教法日常生活佛法演講聲音檔經書電子檔

    財 團 法 人 佛 陀 教 育 基 金 會
    The Corporate Body of
    The Buddha Educational Foundation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100)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號11樓
    11F, 55, Sec. 1, Hang Chow S. Rd., Taipei, Taiwan, R.O.C.
    Tel: +886-2-2395-1198, Fax: +886-2-2391-3415
    法寶流通專線:Fax: +886-2-2396-5959
    郵政劃撥:07694979 戶名: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