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9

  更新日期: 2008/8/27 
(1) 本會開課中:
(每週皆有新增,歡迎點播下載)
課表 講  題 主講 影片
聲音

解深密經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四_入菩薩行章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簡豐文居士 簡豐文
居士
rm 聲音檔
唯識三十頌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南山律在家備覽 淨台法師淨台
法師
  聲音檔

大乘妙法蓮華經 淨台法師淨台
法師
rm 聲音檔
法華文句析津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摩訶止觀析津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佛學入門 林金菊居士 林金菊
居士
rm 聲音檔

大般若經 鄭石岩老師 鄭石岩
老師
rm 聲音檔
禪宗永嘉集 photo簡豐文
居士
rm 聲音檔
穿越生死_藏傳佛教中
的死亡、中陰與轉世
翁仕杰居士翁仕杰
居士
聲音檔
起心動念與業力的探討 居士蔡玉鳳居士   聲音檔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居士熊琬居士   聲音檔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佛學進修課程_基礎佛法 李麗
居士
  聲音檔
(課程免費,歡迎隨時加入)
影片檔 新增佛法影片檔
主講講  題備 註

淨空法師
敦睦倫常,盡己本份 (1997.緯來)
主藥神 (2001.香港)
答問學佛 (1997.緯來)

給孤獨長者兒子的故事

預流果比大地的統治者、往生天界的人和一切世界主
更有價值。 (偈178)

  克拉是給孤獨長者的兒子。每當佛陀和弟子們到他家時,他都避不見面。給孤獨長者擔心兒子若不能改變這種心態的話,將來不知道要變成什麼德行。給孤獨長者就以一百個金子利誘他前去精舍,守一天的戒。他去了,但不聽任何人說法,而且第二天一大早就回家。給孤獨長者要給他佳餚,但他卻開口要錢。

  第二天,給孤獨長者告訴他:「兒子呀!如果你能背頌佛陀的一首偈語,我給你一千個金子。」他就再度前往精舍。佛陀也向他說法,但知道他不是要誠心要學習佛法,純粹只是對有錢興趣而已,就用神通,使他無法牢記任何偈語。克拉只得重複練習背頌偈語,也因此,終於了解佛法的真實涵義,而證得初果。

  第二天清晨,他跟隨佛陀和眾多比丘到他家化緣,但心中卻想著:「但願父親不要在佛陀面前給我金子。我可不想讓佛陀知道我純粹是為了錢,才遵守戒律。」

  給孤獨長者供養完佛陀和眾多比丘後,就拿出千個金子,要他收下,卻出乎意料地被他拒絕。給孤獨長者告訴佛陀:「世尊,我兒子已經改變他的念頭了。他現在表現得非常尊貴。」他進一步告訴佛陀,如何利誘兒子去精舍學佛法的事。

  「給孤獨長者,妳的兒子已經了解佛法比轉輪聖王、天神或婆羅門的財富更有價值。」佛陀如是說。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弘一大師講演錄 

律學要略(1)

乙亥十一月在泉州承天寺律儀法會講萬泉記錄

  我出家以來,在江浙一帶並不敢隨便講經或講律,更不敢赴什麼傳戒的道場,其緣故是因個人感覺著學力不足。三年來在閩南雖曾講過些東西,自心總覺非常慚愧的。這次本寺諸位長者再三地喚我來參加戒期勝會,情不可卻,故今天來與諸位談談,但因時間匆促,未能預備,參考書又缺少,兼以個人精神衰弱,擬在此共講三天。今天先專為求授比丘戒者講些律宗歷史,他人旁聽,雖不能解,亦是種植善根之事。

  為比丘者應先了知戒律傳入此土之因緣,及此土古今律宗盛衰之大概。由東漢至曹魏之初,僧人無歸戒之舉,唯剃髮而已。魏嘉平年中,天竺僧人法時到中土,乃立羯磨受法,是為戒律之始。當是時可算是真實傳授比丘戒的開始,漸漸達至繁盛時期。

  大部之廣律,最初傳來的是十誦律,翻譯斯部律者,係姚秦時的鳩摩羅什法師,廬山淨宗初祖遠公法師亦竭力勸請讚揚。六朝時此律最盛於南方。其次翻譯的是四分律,時期和十誦律相去不遠,但遲至隋朝乃有人弘揚提倡,至唐初乃大盛。第三部是僧祇律,東晉時翻譯的,六朝時北方稍有弘揚者。劉宋時繼僧祇律後,有五分律,翻譯斯律之人,即是譯六十卷華嚴經者,文精而簡,道宣律師甚讚,可惜罕有人弘揚。至其後有有部律,乃唐武則天時義淨法師的譯著,即是西藏一帶最通行的律。當初義淨法師在印度有二十餘年的歷史,博學強記,貫通律學精微,非至印度之其他僧人所能及,實空前絕後的中國大律師。義淨回國,翻譯終畢,他年亦老了,不久即圓寂,以後無有人弘揚,可惜!可惜!此外諸部律論甚多,不遑枚舉。

  關於有部律,我個人起初見之甚喜,研究多年;以後因朋友勸告即改研南山律,其原因是南山律依四分律而成,又稍有變化,能適合吾國僧眾之根器故。現在我即專就四分律之歷史大略說些。

  唐代是四分律最盛時期,以前所弘揚的是十誦律,四分律少人弘揚;至唐初四分律學者乃盛,共有三大派:一相部律,依法礪律師為主;二南山律,以道宣律師為主;三東塔律,依懷素律師為主。法礪律師在道宣之前,道宣曾就學於他。懷素律師在道宣之後,亦曾親近法礪道宣二律師。斯律雖有三大派之分,最盛行於世的可算南山律了。南山律師著作浩如淵海,其中行事鈔最負盛名,是時任何宗派之學者皆須研行事鈔;自唐至宋,解者六十餘家,唯靈芝元照律師最勝,元照律師尚有許多其他經律的註釋。元照後,律學漸漸趨於消沈,罕有人發心弘揚。

  南宋後禪宗益盛,律學更無人過問,所有唐宋諸家的律學撰述數千卷悉皆散失;迨至清初,惟存南山隨機羯磨一卷,如是觀之,大足令人興歎不已!明末清初有蕅益見月諸大師等欲重興律宗,但最可憾者,是唐宋古書不得見。當時蕅益大師著述有毗尼事義集要,初講時人數已不多,以後更少;結果成績頹然。見月律師弘律頗有成績,撰述甚多,有解隨機羯磨者,毗尼作持,與南山頗有不同之處,因不得見南山著作故!此外尚有最負盛名的傳戒正範一部,從明末至今,傳戒之書獨此一部,傳戒尚存之一線曙光,惟賴此書;雖與南山之作未能盡合,然其功甚大,不可輕視;但近代受戒儀軌,又依此稍有增減,亦不是見月律師傳戒正範之本來面目了。

  南宋至清七百餘年,關於唐宋諸家律學撰述,可謂無存;清光緒末年乃自日本請還唐宋諸家律書之一部份,近十餘年間,在天津已刊者數百卷。此外續藏經中所收尚未另刊者猶有數百卷。

  今後倘有人發心專力研習弘揚,可以恢復唐代之古風,凡蕅益見月等所欲求見者今悉俱在;我們生此時候,實比蕅益見月諸大師幸福多多。

  但學律非是容易的事情,我雖然學律近二十年,僅可謂為學律之預備,窺見了少許之門徑;再預備數年,乃可著手研究,以後至少須研究二十年,乃可稍有成績。奈我現在老了,恐不能久住世間,很盼望你們有人能發心專學戒律,繼我所未竟之志,則至善矣。

  我們應知道:現在所流通之傳戒正範,非是完美之書,何況更隨便增減,所以必須今後恢復古法乃可;此皆你們的責任,我甚希望大家共同勉勵進行!

(待續)
‧摘錄自‧《弘一大師講演錄》

佛說阿彌陀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因與小彌陀經同名故錄譯人名)

  佛言。世人徙倚懈惰,不肯作善,不念治生。妻子饑寒,父母俱然。欲訶教其子,其子惡心,瞋目應怒,言令不從,違戾反逆,劇於野人,比若怨家,不如無子。妄遍假貸,眾共患厭。尤無復有報償之心。窮貧困乏,不能復得,辜較諧聲,放縱遊散,串數唐得,自用賑給,不畏防禁。飲食無極,喫酒嗜美。出入無有期度。魯扈抵突,不知人情,睢盱強制。見人有喜,憎妒恚之。無義無禮,自用識當,不可諫曉。亦復不憂念父母妻子有無。又復不念卒報父母之德,亦復不念師之恩好。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日不成就。不信道德,不信有賢明先聖,不信作善為道可得度世,不信世間有佛。欲殺阿羅漢,鬥比丘僧,常欲殺人,欲殺父母兄弟妻子宗親朋友。父母兄弟妻子宗親朋友憎惡見之,欲使之死。不信佛經語。不信人壽命終盡死,後世復生。不信作善得善。不信作惡得惡。如是曹人,男子女人心意俱然。違戾反逆,愚癡蒙籠,瞋怒嗜欲,無所識知,自用快善,大為智慧。亦不知所從來,生死所趨向。不肯慈孝,惡逆天地。於其中間,望求僥倖,欲得長生,躬得不死。會當歸就生死勤苦善惡之道。身所作惡,殃就眾趨,不得度脫。亦不可降,化令作善,慈心教語,開道死生善惡所趣向。有是復不信之。然苦心與語,欲令度脫,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至,至時皆悔。其後乃悔,當復何及。不預計作善,臨窮何益。天地之間,五道各明。恢曠窈窈,浩浩汗汗,轉相承受。善惡毒痛,身自當之,無有代者。道之自然,隨其所行,追命所生,不得縱捨。善人行善慈孝,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誰能知者,獨佛見知耳。教語人民,信用者少,死生不休,惡道不絕。如是世人,不可悉道說。

‧摘錄自‧《釋門真孝錄》張廣湉輯

冷盤班食譜

紫菜捲

材料
  • 綠蘆筍-------------------------- 8支
  • 素火腿-------------------------- 8支
  • 胡蘿蔔條----------------------- 8支
  • 生菜----------------------------- 8葉
  • 沙拉醬
  • 花生末(或腰果炸酥切末)
  • 紫菜(海苔片)--------------- 4張
作法
  1. 綠蘆筍削去皮,放入開水中川燙過,沖冷水,瀝乾,放冰箱冰。
  2. 胡蘿蔔切同蘆筍等粗,煮熟、沖涼,放冰箱冰。
  3. 素火腿切同綠蘆筍等粗
  4. 生菜洗淨,擦乾水份。
  5. 花生炒熟,切碎。
  6. 紫菜對半切開成8張。
  7. 取一張紫菜舖平,依序舖上生菜、綠蘆筍、胡蘿蔔、素火腿、沙拉醬、花生末、捲成長筒形,再切成4小段,排入盤中即可,如沒有馬上吃,則需放入冰箱,冰透再吃。
‧摘錄自‧《護生素食》第一輯‧冷盤班食譜 /饒秋霞著

●最新課程
本會永久開設各種佛學課程,免費參加!(請參考>>課程表
公告日期:2008/8/13

古梵文佛教咒語教學 招生簡章

課程內容:『心經‧十小咒』
授課老師:法豐法師
上課時間:自 2008/9/06 起,每週六上午 10:00~12:00。
上課地點:七樓教室。
招生對象:有興趣學習古梵文佛教咒語、經文者。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 9/03 止。
報名方式:報名表備索(下載),請詳細填寫後,面交或函寄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 55 號 3 樓」
     或 Email至 法務組Email
名  額:40名
費  用:全免

公告日期:2008/8/13

大佛頂首楞嚴經 課程公告


本會地下室教室(一),從 9/03 起,將由熊琬居士,在每週三 19:00 ~ 21:00, 講授《大佛頂首楞嚴經》,歡迎各位同修蓮友,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授課老師:熊琬居士
上課地點:地下室教室(一)
上課時間:9/03 起, 每週三 19:00 ~ 21:00
課程教材:《楞嚴經表解》、《大佛頂首楞嚴經科判表》
(參考資料:《楞嚴經講義》、《楞嚴經直解》)
講師簡介:
熊琬居士,政大中文博士,曾任:玄奘大學宗教系教授,兼文理學院院長,暨宗教系所主任、政大中文系退休教授;現任:華梵佛教研修學院教授,兼院長暨主任。

公告日期:2008/8/28

大般涅槃經玄義 課程公告

本會地下室教室(一),從 9/08 起,將由 上會下深法師,在每星期一晚上七點半至九點,繼續講授《大般涅槃經玄義》課程, 歡迎各位同修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授課老師:深法師
上課地點:地下室教室(一)
上課時間:9/08 起,每星期一晚上 7:30 ~ 9:00
講師簡介:上會下深法師出生於屏東恆春,台灣大學畢業,民國七十九年皈依三寶,開始研習經藏,於研讀「大乘起信論」時,發起弘法渡眾,續佛慧命之心願,民國八十四年於高雄元亨寺上菩下妙長老座下圓頂出家,同年十一月於新竹玄奘大學受具足戒,民國九十年開始正式講經說法渡眾,主修觀音法門,現為基隆暖 暖區 無盡藏法堂住持。

公告日期:2008/7/31

煩惱的解脫與佛法的修證 課程公告

本會七樓教室,從 9/14 起,將由廣法師,在每月第二及第四個星期日上 午,講授《煩惱的解脫與佛法的修證》課程,歡迎各位同修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課程內容:煩惱的解脫與佛法的修證
 授課老師:慧廣法師
 上課地點:七樓教室
 上課時間:9/14 起雙週日 8:30 ~ 11:30 (共6次: 9/14, 9/28, 10/12, 10/26, 11/9, 11/23)
 報名資格:凡有心於修行,具尊師重道、不故意缺課者,不限學歷、年齡、男女, 皆可報名。
 報名時間:9/14 上課時現場報名。
 課程內容:共三個月六次的禪修課程,講課與坐禪並進,引導學員認知煩惱的由 來,從而解除煩惱的生起。以實修為主,不作空談,將禪法以現代語言闡述,直接、簡要、自然,以修證生命的實相為主。
 講師簡介:慧廣法師,台灣省屏東縣人,民國四十二年生,於民國六十年間, 因看到禪宗書籍而進入佛門,六十八年禮上賢下頓老法師剃度出家。出版有十六種 佛法著作,曾於佛學院講授「禪宗的理論與實踐」課程。近年來於台灣及大陸主持過三十幾場禪七、禪三、禪二及禪修課程。

公告日期:2008/8/19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課程公告

本會地下室教室(三) ,自 9/20 起,每星期六上午,將由李永慶老師主講,研討《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歡迎各位蓮友同修,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課程內容: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授課老師:李永慶居士
上課地點:地下室教室(三)
上課時間:每週六 上午10:00 ~ 12:00

●課程異動
 
公告日期:2008/8/13

《攝大乘論》 課程暫停公告

本會星期六晚上,地下室教室(一)之《攝大乘論》-所知相分、入所知相分研討班課程,8/30 之課程暫停一次,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