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4

  更新日期: 2008/11/13 
(1) 本會開課中:
(每週皆有新增,歡迎點播下載)
課表 講  題 主講 影片
聲音

大佛頂首楞嚴經 居士熊琬
居士
  聲音檔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四_入菩薩行章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簡豐文居士 簡豐文
居士
rm 聲音檔
唯識三十頌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南山律在家備覽 淨台法師淨台
法師
  聲音檔

大乘妙法蓮華經 淨台法師淨台
法師
rm 聲音檔
法華文句析津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摩訶止觀析津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唯識教觀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佛學入門 林金菊居士 林金菊
居士
rm 聲音檔

大般若經 鄭石岩老師 鄭石岩
老師
rm 聲音檔
禪宗永嘉集 photo簡豐文
居士
rm 聲音檔
穿越生死_藏傳佛教中
的死亡、中陰與轉世
翁仕杰居士翁仕杰
居士
聲音檔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居士熊琬居士   聲音檔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佛學進修課程_基礎佛法 李麗
居士
  聲音檔
華嚴之十玄六相及法界觀之探討 居士蔡玉鳳居士   聲音檔
(課程免費,歡迎隨時加入)

愚人才會騷擾別人

多言的人,不一定就是智者;
只有寂靜、無敵怨、不傷害他人的人才是智者。 (偈258)

  有一群比丘不管在精舍或村落裡,總是在進食的時候惹事生非。有一天,他們羞辱 一些沙彌,並且誇口道:「注意!只有我們才是聰明的,有智慧的!」他們接著把精舍 搞得亂七八糟,然後揚長而去。

  佛陀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後,說:「比丘們!多話、辱罵或威脅他人的人沒有智慧。只有內心不懷恨意,不傷害他人的人才有智慧(註)。」


  佛法中,「慧」是洞澈世間無常、苦、無我的正確知見。又分為三種慧:
1.「聞所成慧」:聽聞而得的智慧。
2.「思所成慧」:思惟而得來的智慧,西方實證科學就是這種智慧。
3.「修所成慧」:禪修所證得的高級智慧。這種智慧勝過純粹的邏輯推理。

  「慧」是佛法的最高境界,它是八正道的第一項(正見),七覺支之一,四神足之一,五力之一,也是五勝根之一。慧具足才能夠清靜,證得究竟解脫。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弘一大師講演錄 

佛法十疑略釋 (中)

戊寅十月六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講

四、佛法非違背於科學

  常人以為佛法重玄想,科學重實驗,遂謂佛法違背於科學。此說不然。

  近代科學家持實驗主義者,有兩種意義:
一是根據眼前之經驗,彼如何即還彼如何,毫不加以玄想;
二是防經驗不足恃,即用人力改進,以補通常經驗之不足。

  佛家之態度亦爾,彼之「戒」「定」「慧」三無漏學,皆是改進通常之經驗。但科學之改進經驗重在客觀之物件,佛法之改進經驗重在主觀之心識。如人患目病,不良於視,科學只知多方移置其物以求一辨,佛法則努力醫治其眼以求復明。兩者雖同為實驗,但在治標治本上有不同耳。

  關於佛法與科學之比較,若欲詳知者,乞閱上海開明書店代售之佛法與科學之比較研究。著者王小徐,曾留學英國,在理工專科上迭有發見,為世界學者所推重。近以其研究理工之方法,創立新理論解釋佛學,因著此書也。

五、佛法非厭世

  常人見學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與世人罕有往來,遂疑佛法為消極的、厭世的。此說不然。

  學佛法者,固不應迷戀塵世以貪求榮華富貴,但亦決非是冷淡之厭世者。因學佛法之人皆須發「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樂為苦樂,抱熱心救世之弘願,不唯非消極,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雖居住山林中,亦非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學以預備將來出山救世之資具耳。與世俗青年學子在學校讀書為將來任事之準備者,甚相似。

  由是可知謂佛法為消極厭世者,實屬誤會。

六、佛法非不宜於國家之興盛

  近來愛國之青年,信仰佛法者少。彼等謂佛法傳自印度,而印度因此衰亡,遂疑佛法與愛國之行動相妨礙。此說不然。

  佛法實能輔助國家,令其興盛,未嘗與愛國之行動相妨礙。印度古代有最信仰佛法之國王,如阿育王、戒日王等,以信佛故,而統一興盛其國家。其後婆羅門等舊教復興,佛法漸無勢力,而印度國家乃隨之衰亡,其明證也。

七、佛法非能滅種

  常人見僧尼不婚不嫁,遂疑人人皆信佛法必致滅種。此說不然。

  信佛法而出家者,乃為僧尼,此實極少之數。以外大多數之在家信佛法者,仍可婚嫁如常。佛法中之僧尼,與他教之牧師相似,非是信徒皆應為牧師也。(待續)

‧摘錄自‧ 《弘一大師講演錄》

(敬親)

老萊子舞綵娛親

椿萱無恙晚景娛天真 名利不貪偕隱得佳耦

老萊子。周時郢人也 (郢今在湖北江陵縣東南) 性至孝。事父母先意承志。飲食極其甘旨。每日加意承歡。終年未嘗遠離膝下。年至七十。其父母尚健在。而萊子亦終年不稱老。嘗衣斑斕之衣。 (即五綵衣) 摹仿童稚頑弄情狀。跳舞於父母之側。以娛親心。二老皆相視而笑。一日。因取水上堂。詐作跌倒。臥地不起。又故意作小兒啼哭聲。及種種嬌態。欲父母破顏一笑。其父母果然大樂。並執杖蹣跚趨步至前。扶掖而起。又嘗手持一雛雀。在父母前百般調逗。作出一種頑童嬉戲態度。藉以博二老歡心。如此舉動。純係一片孺慕天真。不得以有意造作譏之。孟子云。大孝終身慕父母。故舜至五十。依然孺子形態。不當因己老而遂缺奉養孝事之誠。史稱萊子妻亦極賢明。楚王慕萊子名。特造廬往訪。備述渴慕誠意。懇其輔政。願舉國以聽。萊子力辭不獲。乃諾之。楚王去後。其妻從田間歸。萊子具以告。妻曰。吾聞可榮以黼黻者。可隨而斧鉞。可任以寵幸者。可隨而鞭笞。我不能受人之制。見日後之辱也。投其農具於地。憤欲去。萊子聽妻言。遂相偕去楚。擇地而隱。終身不仕。 李子曰。禮云。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嚴威儼恪成人之道也。非所以事親也。不獨事親為然。一人有一人之身分。一事有一事之容儀。協之則得。乖之則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是以有道術。有教術。有經術。有仁術。術之為言機也。竅也。非此不能神妙。鄉黨一章。孔子之神妙也。萊子之事親。知其術矣。善於其親。必善於其君。善於其民。楚王求之是也。然而萊子全天者也。內重則外輕。其妻天人也。假譎以諫。猶魏徵之嫵媚也。楚王不求。不顯德之充符也。萊子不諾。能子而不能臣也。其妻不諫。莫知終於立身也。是皆天誘。以為人世立法者。

中級A班食譜

銀芽素絲

材料
  • 泡開素絲-------------- 100公克
  • 銀芽--------------------- 200公克
  • 青椒---------------------- 30公克
  • 胡蘿蔔------------------- 30公克
調味料
  • 鹽------------------------ 1/4湯匙
  • 糖------------------------ 1/4湯匙
  • 胡椒粉--------------------- 少許

  • 太白粉水----------------- 1湯匙
  • 香油------------------------ 1小匙
  • 白醋------------------------ l小匙

作法
  1. 鍋熱倒入油1湯匙,倒入所有材料及調味料,大火快速翻炒,加入太白粉水勾芡及香油,白醋翻勻起鍋。
003
美食小技巧
  1. 銀芽加少許醋可使銀芽回脆,但注意不可太多會酸。
  2. 素絲先加調味料醃一下,使入味。
‧摘錄自‧《護生素食》第一輯‧中級A班食譜 /饒秋霞著

●最新課程
本會永久開設各種佛學課程,免費參加!(請參考>>課程表
公告日期:2008/10/23

大乘起信論述記 課程公告

本會每星期二晚上,地下室教室(二),自 12/16 起,將由吳道行老師開講《大乘起信論述記》,歡迎各位蓮友,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授課老師:吳道行居士
上課地點:地下室教室(二)
上課時間:每週二晚上 19:00 ~21:30
上課教材:【大乘起信論述記】慈舟老法師 述
參考資料:【大乘起信論疏記會閱】 續法法師 會編
(原時段《天台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三藏教》將於 10/28 圓滿)

●課程異動
 
公告日期:2008/11/06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課程暫停公告

本會星期四晚上,三樓講堂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課程,因為老師 悟夆法師請假,11/27 ~ 1/01 之課程暫停,2009/1/08 恢復上課,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公告日期:2008/10/02

大般若經 課程暫停公告

本會星期五晚上,三樓講堂之《大般若經》課程,因為鄭石岩老師請假出國,故 12/1212/19 之課程暫停二次,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