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刑者的命運
唱誦毫無義理的千句話,不如唱誦一句有法益的話,
聽聞之後,可以使人寂靜。
(偈 100)
坦巴達提卡擔任政府行刑者的任務屆滿五十五年後正式退休。在擔任行刑者之前,他曾經是一名小偷。退休後有一天,他到河中去沐浴,並且攜帶特別的食物回家。回家後,正要享受這份美味時,卻看見剛出禪定的舍利弗站在門口,這時候他心裡想著:「我這一生,都在行刑處決小偷,現在我應該供養這位比丘。」所以就邀請舍利弗進入屋內,並尊敬地供養食物。
供養後,舍利弗向他說佛法。但坦巴達提卡卻無法集中心思聽講,因為他的心思受到過去擔任行刑人時種種往事的干擾。舍利弗明白他的困擾,為了導正他的心念,就機敏地問他是否出於憤怒、仇恨而行刑?或只是執行公務而已。坦巴達提卡回答說,他只是接受國王的命令,自己沒有任何殺人的惡意或願望。
「既然如此,你有何罪過可言!」舍利弗說。
舍利弗的說法讓坦巴達提卡內心較為寧靜,就請舍利弗繼續說法。這時,他專心聞法,更具耐心與理解力。聞法後,他恭送舍利弗走了一段路,然後獨自回家,但卻意外喪生。
當天傍晚,佛陀抵達比丘的聚會時,比丘們告訴佛陀有關坦巴達提卡的惡訊,並請問他往生何處。佛陀說,雖然坦巴達提卡今生造惡業,但後來領悟佛法,所以往生兜率天。比丘們卻懷疑,一個造做惡業的人,怎麼可能只聽聞一次佛法後,就獲得如此殊勝的法益。佛陀向他們解釋說,時間長短不是問題,如果能夠正確理解的話,極使一句法語也可以帶來莫大的法益。
誨人不倦
十九年,師移錫蘇州報國寺閉關,當往謁,談輒移時。各方來皈依者,告以念佛方法,及三皈、五戒、八苦、十善諸法,殷殷開示,惟恐人之不曉。余戲問曰:「師對人開示,余聞之熟悉。」師曰:「居聞雖熟,他人只此一次,故不能不詳盡。」誨人不倦,可見一斑。
民國十九年,印光大師移居蘇州報國寺閉關,有位王居士常常到報國寺拜訪大師。
王居士每回到報國寺,總是可以看到從各地來請求皈依的男女老少,大師總是不厭其煩對他們開示念佛的方法,及三皈、五戒、八苦、十善諸法,每次都說得很詳盡,唯恐他們有不明白的地方,並鼓勵他們要好好修行。
有一次,王居士跟大師開玩笑:
「大師對人開示的這些道理,我都已經熟得快能背了。」
「你雖然聽得很熟了,但是別人很可能都是第一次來,也可能這一生僅此一次聽聞佛法,所以我不能不為他們詳細的說明啊!」
‧摘錄自‧《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印光法師年譜》
藥師法門修持課儀略錄
己卯二月在泉州光明寺講
藥師如來法門大略,如大藥師寺已印行之藥師如來法門略錄所載。
今所述者,為吾人平常修持簡單之課儀。若正式供養法,乃至以五色縷結藥叉神將名字法等,將來擬別輯一卷專載其事,今不述及。
欲修持藥師如來法門者,應供藥師如來像。上海佛學書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裝入玻璃鏡中。供像之處,不可在臥室。若不得已,在臥室中供奉者,睡眠之時,宜以淨布覆蓋像上。
- 藥師經,供於几上。不讀誦時,宜以淨布覆蓋。
- 供佛像之室內,須十分潔淨,每日宜掃地,並常常拂拭几案。
- 供佛之香,須擇上等有香氣者。
- 供佛之花,須擇開放圓滿者。若稍殘萎,即除去。花瓶之水,宜每日更換。若無鮮花時,可用紙製者代之。
- 此外如供淨水供食物等,隨各人意。但所供食物,須人可食者乃供之,若未熟之水果及未烹調之蔬菜等皆不可供。
- 以上所舉之供物,應於禮佛之前預先供好。凡在佛前供物或禮佛時,必須先洗手漱口。
- 此外如能懸幡燃燈尤善,無者亦可。
以下略述修持課儀,分為七門。其中禮敬讚歎供養回向發願,必須行之。誦經持名持咒,可隨己意,或惟修二法,或僅修一法,皆可。
一、禮敬
十方三寶一拜,或分禮佛法僧三拜。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拜。藥師琉璃光如來三拜。此外若欲多拜,或兼禮敬其他佛菩薩者,隨己意增加。
禮敬之時,須至誠恭敬,緩緩拜起。萬不可匆忙。寧可少拜,不可草率。
二、讚歎
禮敬既畢,於佛前長跪合掌,唱讚偈云:
歸命滿月界 淨妙琉璃尊
法藥救人天 因中十二願
慈悲弘誓廣 願度諸含生
我今申讚揚 志心頭面禮
上讚偈出藥師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唱讚之時,聲宜遲緩,宜莊重。
三、供養
讚歎既畢,於佛前長跪合掌,唱供養偈云:
願此香花雲 遍滿十方界
一一諸佛土 無量香莊嚴
具足菩薩道 成就如來香
供養畢,或隨己意增誦懺悔文,或可略之。
四、誦經
字音不可訛誤,宜詳考之。
誦經時,或跪或立或坐或經行皆可。
五、持名
先唱讚偈云:
藥師如來琉璃光 焰網莊嚴無等倫
無邊行願利有情 各遂所求皆不退
續云,南無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以後即持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一百八遍。若欲多念者,隨意。
六、持咒
- 或據經中譯音持念,或別依師學梵文原音持念,皆可。
- 或念全咒一百八遍。或先念全咒七遍,繼念心咒一百八遍,後復念全咒七遍。心咒者,即是咒中唵字以下之文。
- 未經密宗阿闍黎傳授,不可結手印。擅結者,有大罪。
- 持咒時,不宜大聲,惟令自己耳中得聞。
- 持咒時,以坐為正式,或經行亦可。
七、回向發願
回向與發願大同,故今並舉。其稍異者,回向須先修功德,再以此功德回向,惟願如何云云。若先未修功德者,僅可云發願也。
回向發願,為修持者最切要之事。若不回向,則前所修之功德,無所歸趣。今修持藥師如來法門者,回向之願,各隨己意。凡藥師經中所載者,皆可發之,應詳閱經文,自適其宜可耳。
以上所述之修持課儀,每日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必須至心誠懇,未可潦草塞責。印光老法師云: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藥師如來法門者,應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摘錄自‧《弘一大師講演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