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達拿散盡家財
年輕的時候不修梵行,不存生活資糧的人,
像池塘邊捕不到魚的老鷺,憔悴終老。
(偈155)
年輕的時候既不修梵行,又不為生活預存資糧的人,
就像破損的弓,徒然悲歎過去。
(偈156)
摩訶達拿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年輕時,不知長進,成年後,與另一位有錢人的女兒結婚,老婆也和他一樣,沒受過教育。兩人的父母都過世後,他們變得非常有錢。但他們都很無明,不知妥善理財,只知花錢,所以漸漸地散盡家財,最後,一貧如洗,又不知道如何營生,只好乞討為生。
一天,佛陀看見摩訶達拿時,告訴阿難:「看那有錢人的兒子!毫無人生目標,只會花錢。如果會管理財富,他會是非常有錢的人。如果他能放棄世間生活,夫妻兩人都會證得聖果。但他一無是處,所以散盡世間財富,更糟蹋證果的機會。」
清廉儉樸
迨印書告一段落,印公將回普陀,臨行前,往辭丁居士,告以歸期,且請備銀幣二元,以作盤川。丁居士願意供養五元,請其不必歸還。印公不可,僅受二元,且定於到寺後二三日內設法匯還。丁居士漫應之。及行期已屆,丁居士忽有事欲與印公面商,乃赴其所乘之輪船,遍尋全船,自大菜間房艙以至統艙,未見其人。其後始於爐子間附近發見印公,地位既極狹陋,空氣又極燥熱。他人皆望而以為苦,獨印公取其價廉,侷處期間,怡然自得。丁居士匆匆與之商談訖,遂離船而別。後三五日,即接印公來函,並匯還其所借之款。
有一次印光大師離開普陀山,去跟一位丁居士洽談印行《安士全書》的事情。洽談完畢,大師要回普陀山,臨走前幾天,去向丁居士辭行,並向丁居士借銀幣二元,以作為回普陀山的船費。丁居士當場拿出五元供養大師,並請大師不必歸還。大師卻說:
「二元就足夠了!我回普陀山之後,兩三天之內一定歸還!」
丁居士只得順大師之意,但是並未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到了大師要搭船回普陀山的那天早上,丁居士突然想到還有一件印書的事情要當面與大師商討,於是趕往大師所搭乘的輪船去找大師。丁居士先到普通大房艙去找,沒有找到大師;再到頭等的船艙去找,依然不見大師的蹤影;後來在艙爐的附近找到大師,爐子附近的座位,空間狹小,空氣燥熱,這樣簡陋狹小的座位,別人看到了都會引以為苦;而大師卻因為這樣的船位價格比較便宜,所以怡然自得,毫不介意。丁居士與大師洽談完畢,就離開了。
過了三五天,丁居士接到了大師的信,並匯還了所借的銀幣二元。
據丁居士所言:大師為人絲毫不茍取,由於不敢作欺因瞞果的事情,所以信眾供養的錢,一經指定用途,大師絕不會自行更改、變動,更不會這些錢挪作自己的生活所需。其一生清廉儉樸,由以上的事蹟,即可窺見。
‧摘錄自‧《印光法師年譜》、《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佛法大意
戊寅年六月十九日在漳州七寶寺講
我至貴地,可謂奇巧因緣。本擬住半月返廈。因變、住此,得與諸君相晤,甚可喜。
先略說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須常抱積極之大悲心,發救濟一切眾生之大願,努力作利益眾生之種種慈善事業。乃不愧為佛教徒之名稱。
若專修淨土法門者,尤應先發大菩提心。否則他人謂佛法是消極的、厭世的、送死的。若發此心者,自無此誤會。
至於作慈善事業,尤要。既為佛教徒,即應努力作利益社會之種種事業。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積極的。不起誤會。
或疑經中常言空義,豈不與前說相反。
今案大菩提心,實具有悲智二義。悲者如前所說。智者不執著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無我之偉大精神,而做種種之利生事業。
若解此意,而知常人執著我相而利益眾生者,其能力薄、範圍小、時不久、不徹底。若欲能力強、範圍大、時間久、最徹底者,必須學習佛法,了解悲智之義,如是所作利生事業乃能十分圓滿也。故知所謂空者,即是於常人所執著之我見,打破消滅,一掃而空。然後以無我之精神,努力切實作種種之事業。亦猶世間行事,先將不良之習慣等一一推翻,然後良好建設乃得實現也。
今能了解佛法之全系統及其真精神所在,則常人謂佛教是迷信是消極者,固可因此而知其不當。即謂佛教為世界一切宗教中最高尚之宗教,或謂佛法為世界一切哲學中最玄妙之哲學者,亦未為盡理。
┌說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 ┌謬見,而與以正見
因佛法是真能 ┼破除世間一切──┼迷信,而與以正信
│ ├惡行,而與以正行
│ └幻覺,而與以正覺
├包括世間各教各學之長處,而補其不足。
└廣被一切眾生之機,而無所遺漏。
不僅中國,現今如歐美諸國人,正在熱烈的研究及提倡。出版之佛教書籍及雜誌等甚多。
故望已為佛教徒者,須徹底研究佛法之真理,而努力實行,俾不愧為佛教徒之名。其未信佛法者,亦宜虛心下氣,盡力研究,然後於佛法再加以評論。此為余所希望者。
以上略說佛法大意畢。
又當地信士,因今日為菩薩誕,欲請解釋南無觀世音菩薩之義。茲以時間無多,惟略說之。
南無者,梵語。即歸依義
菩薩者,梵語,為菩提薩埵之省文。菩提者覺,薩埵者眾生。因菩薩以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眾生,故稱為菩提薩埵。此以悲智二義解釋,與前同也。
觀世音者,為此菩薩之名。亦可以悲智二義分釋。如楞嚴經云: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約智言也。如法華經云: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約悲言也。
‧摘錄自‧《弘一大師講演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