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7

  更新日期: 2009/4/17 
(1) 本會開課中:
(每週皆有新增,歡迎點播下載)
課表 講  題 主講 影片
聲音

大佛頂首楞嚴經 居士熊琬
居士
  聲音檔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四_入菩薩行章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簡豐文居士 簡豐文
居士
rm 聲音檔
大乘百法明門論 淨方法師淨方
法師
  聲音檔

大乘妙法蓮華經
(網路直播)
淨台法師淨台
法師
rm 聲音檔
天台止觀析津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法華析津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禪觀教學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唯識教觀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大般若經 鄭石岩老師 鄭石岩
老師
rm 聲音檔
禪宗永嘉集 photo簡豐文
居士
rm 聲音檔
穿越生死 翁仕杰居士翁仕杰
居士
聲音檔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居士熊琬居士   聲音檔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一念之間 居士蔡玉鳳
居士
  聲音檔

佛學進修班_法性空慧學 阮貴良
居士
  聲音檔
(課程免費,歡迎隨時加入)
影片檔 新增佛法影片檔
主講講  題備 註

了凡故事-積善之方 (卡通動畫)

業報

如果只砍伐樹,而不斷除它堅固的樹根,則樹會再生;
同理,如果不斷除愛欲的根本,則苦會一再生起。 (偈 338)

貪著愛欲的人,會被貪欲所襲捲,透過六根而產生的思緒,會使他(她)受苦,一如狂潮襲人。 (偈 339)

潮浪(貪欲)四處衝擊。蔓草也茂盛發芽,到處攀附(註)
看見蔓草擴散時,應該用智慧斷除它的根。 (偈 340)

欲樂無常。
因此,沉緬欲樂,追求享樂的人,生滅不斷。 (偈 341)

沉溺愛欲的人時時驚駭,如同落入陷阱的野兔,
他們受到煩惱和五蓋的緊緊纏縛,長期輪迴受苦. (偈 342)

耽於愛欲的人時時驚駭,如同陷阱內的野兔。
因此,志求涅槃的比丘應該棄除貪欲。 (偈 343)

  佛陀有一次在王舍城化緣時,瞥見一隻母豬,佛陀微微一哂,阿難問佛陀何以一笑,佛陀說:
  「阿難!這隻豬在上一佛時,是住在一處精舍附近的母雞,所以有機會聽聞經文的唱誦,因此死後往生成一位公主,有一天,她在廁所中看見蛆蟲,而正念現前,明白色身不淨等法義;死後,往生至梵天,為婆羅門。今生,由於以前的一些惡業,卻又投胎為豬。阿難!請留意觀察善惡業,如何使人生死輪迴永不間斷!」

:以譬喻貪欲如同蔓草,經由六根,染著六塵。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印光大師的啟示 

妳的志尚太高了!

民國十七年,上海有一皈依弟子,請我到他家喫齋,便說他有個親眷,是學佛多年的女居士,學問亦很好,已有五十多歲了,可否叫她來談談。我說可以的,於是就叫她來。等到見面的時候,我就對她說,年紀大了,趕快要念佛求生西方。她答道,我不求生西方,我要生娑婆世界。我便回答她道,汝的志向太下劣了。她又云,我要即身成佛,我又回答她道,汝的志向太高尚了。何以那個清淨世界,不肯往生,偏要生在此濁惡的世界。 要知道,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是現在沒有者樣的人,亦非汝我可以做得到的事。像者樣不明道理的女居士,竟毫不自量的口出大言,實在是自誤誤人的。

  有位女居士,已經五十多歲了,學問很好。有一天,經由親友的引見,她拜見印光大師,見面時大師勸她:
  「妳年紀大了,應該趕快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不求生西方,我要生娑婆世界!」女居士說。
  「妳這樣的志向太下劣了!」大師回應她。
  「我是要即身成佛的。」女居士辯解。
  「妳這樣的志向又太高尚了!為什麼像極樂世界這樣清淨的世界妳不肯求生,偏偏要選擇生在如此濁惡的娑婆世界?妳要知道,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是現在沒有這樣的人,也不是像妳、我這樣的人可以做得到的。」

※學佛應觀自己的根機。所謂應病與藥,方能藥到病除。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弘一大師講演錄 

敬三寶(二)

癸酉閏五月五日在泉州大開元寺講

第二 敬法 (佛法僧之「法」,略舉常人所應注意者數條)

  讀經之時,必須洗手漱口拭几,衣服整齊,威儀嚴肅,與禮佛時無異。蕅益大師云:展卷如對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千遍萬遍,寤寐不忘,如是乃能獲讀經之實益也。

  對於經典應十分恭敬護持,萬不可令其汙損。又翻篇時宜以指腹輕輕翻之,不可以指爪劃,又不應折角,若欲記誌,以紙片夾入可也。

  若經典殘缺者亦不可燒。臥室中几上置經典者,眠時應以淨布蓋之。

      ┌禮佛——多少不拘。
附     │讚佛——經偈或天上天下無如佛等,阿彌陀佛身金色等,
每日誦經時 ┤    爐香乍爇不是讚佛。
儀式    │供養——願此香華雲等。
      │讀經
      └回向——不拘,或用我此普賢殊勝行等。

‧摘錄自‧《弘一大師講演錄》

圭峰禪師盂蘭盆經疏

解經開段略
悉達太子不紹王位,捨親去國,本為修行。得道報父母恩,然菩薩用心,不務專己。故開盂蘭法會,以福自他二親。此經所興,本意如此。
大目犍連因心之孝。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故出家修行,神通第一。觀見亡母墮餓鬼中,自救不能,白佛求法。佛示盆供,救母倒懸。
儒教以孝為本者,謂始自天子,至於士人,家國相傳,皆立宗廟。雖五孝之用則別,而百行之源不殊。故開宗明義章中,標為至德要道。道德以之為體,教法由是而生。何有君子而不務本。既為天經地義,須令企及俯從。雖論禮壞樂崩。終訶衣錦食稻。甚哉。孝之大也。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一切佛皆有真化二身。釋迦化身,說隨機權教。舍那真身,說究竟實教。教者,經律也。經。詮理智。律,詮戒行。戒雖萬行,以孝為宗。故我盧舍那佛最初成正覺時,便說華嚴大經。菩薩大戒。又經標云。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涅槃亦云。奇哉。父母生育我等,受大苦惱。滿足十月,懷抱我身。既生之後,推乾就濕,除去不淨,大小便利,乳哺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應當報恩,隨順供養。
儒宗慎護髮膚,揚名後代,故樂春不出,曾子開衾。釋教祝髮壞衣,法資現世,故優陀通信,淨藏回邪。是謂為善不同。同歸乎孝。
約紀孝行章中,五句之文,以辨儒釋之同,即攝於生前歿後也。一,居則致其敬者。儒,則別於犬馬。釋,則舉身七多。二,養則致其樂者。儒,則怡聲下氣,溫凊定省等,故有扇床溫席之流。釋,則節量信毀,分減衣缽等,故有割肉充饑之類。三,病則致其憂者。儒中,如文帝先嘗湯藥。武王不脫冠帶。釋中,如太子以肉為藥,高僧以身而擔。四,喪則致其哀者。儒,有武丁不言,子皋泣血。釋,有目連大叫,調御舁棺。五,祭則致其嚴者。儒,有薦??之流。釋,有餉飯之類。但以至教未來,難弘報應,故先且立力於祭法,令敬事於神靈。神靈,則父母之識性,足顯祖考之常存。既形滅而神不滅,豈厚形而薄神乎。
世間人欲得倉廩中五穀豐盈,歲歲不乏者,必須取穀麥種子,以牛犁耕於田地而種之。不種,則竭盡也。法中亦爾。以悲心,敬心,孝心,為種子。以衣食,財帛,身命,為牛犁。以貧病,三寶,父母,為田地。有佛弟子欲得藏識中百福莊嚴,生生無盡者,須運悲敬孝心,將衣食財帛身命,給濟敬養於貧病三寶父母,名為種福。不種,即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謂種福之田名為福田,如種穀之田名穀田也。然種子有精新乾焦,田有肥濃
确瘦。如悲敬孝心有懇切閒慢,貧有淺深,病有輕重,佛有真化,化有住世入滅,法有大小,教有權實,僧有持毀,父母有現世七世。一一配肥瘦之田,昭然可見。今盂蘭供會,具三種肥田,故云勝也。謂佛歡喜日,供養自恣淨戒大德,敬田勝也。報父母恩,恩田勝也。父母在厄難中,悲田勝也。

‧摘錄自‧《釋門真孝錄》張廣湉輯

中級A班食譜

金華時選

材料
  • 鮑菇-------------- 300公克 (切6片)
  • 香菇-------------- 100公克 (切6片)
  • 素香片------------- 50公克 (切6片)
  • 胡蘿蔔片---------- 50公克 (切6片)
  • 素圓片------------- 50公克 (切6片)
  • 榨菜片------------- 50公克 (切6片)
  • 薑絲------------------ 10公克
  • 芥藍菜-------------- 6支75公克
調味料
  • 鹽----------------------- 1小匙
  • 糖----------------------- 1小匙
  • 醬油膏-------------- 1/2小匙
  • 胡椒粉------------------- 少許
  • 淋汁
  • 高湯----------------------- 2碗
  • 醬油 (膏)---------- 1湯匙
  • 糖----------------------- 1小匙
  • 胡椒粉------------------- 少許
  • 太白粉水------------- 1湯匙
  • 香油-------------------- 1小匙
作法
  1. 鮑菇入開水燙軟,撈起,修去底黑皮,修成5公分寬3公分長方型,浸上調味料。
  2. 香菇滷熟切長5公分寬、3公分,約0.5公分薄片,素香片、素圓片,胡蘿蔔及榨菜亦切薄片。
  3. 以上五種薄片疊好排鮑菇片側,依次排好舖上薑絲入蒸籠蒸5分鐘取出。
  4. 芥藍菜燙熟排於盤上菜之二側裝飾。
  5. 淋汁煮好淋於菜上即成。
‧摘錄自‧《護生素食》第一輯‧中級A班食譜 /饒秋霞著

●最新課程
本會永久開設各種佛學課程,免費參加!(請參考>>課程表
公告日期:2009/4/17

徵求義工 公告

目前本會法寶股需要義工,協助下列工作:
內容:經書包裝寄贈、經書上下架整理作業。
地點:台北市三元街書庫。
對象:男女不拘,體力尚可,具正知見之三寶弟子。

凡有意願發心幫忙者,可先與本會聯絡。
Email: doctrin@budaedu.org
電話:(02)2395-1198 分機 37 (朱師兄)。

公告日期:2009/4/17

十二樓佛堂共修活動 課程公告

本會每週日於十二樓佛堂之共修活動,自 2009/5 起,調整共修項目如下:

[時間] 每月第一、二、五週之週日
[項目] 念佛共修
[領眾法師] 智法師

[時間] 每月第三週日 (5/17 起)
[項目] 上午:大悲懺共修; 下午:念佛共修
[領眾法師] 悟法師領眾

[時間] 雙月第四週日 (4/26 起)
[項目] 慈悲三昧水懺
[領眾法師] 宜法師、律法師

[時間] 單月第四週日 (5/24 起)
[項目] 藥師寶懺
[領眾法師] 宜法師、律法師

歡迎各位蓮友,踴躍參加,共參法益。

公告日期:2009/4/08

青年勇敢向前行 系列學習課程
~生命意義探索篇

一、主旨:
  在經濟這麼不景氣的年代,對於未來是否充滿了不確定性?藉由這個機會,讓我們停下腳步,靜心觀察,重新尋找生命之意義,進而開展更開闊人生。
二、內容:
  1. 藉由『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一書及心靈影片欣賞,
   一次針對一個主題 (例如工作、感情、家庭、金錢),
   來逐步了解生命的意義。
  2. 經由課堂學員彼此之討論及心得分享,來架構自已未來生命的方向。
三、師資:
  李衍忠老師 及 常駐本會授課之優秀老師導讀。
四、對象:35 歲以下之社會青年及大專在學學生。
五、上課時間:
  2009/5/05 至 6/16 止(共七堂課),每週二 19:30 至 21:10 。
六、地點:本會地下室教室(一)。
七、報名:
  本課程需經報名,報名表備索(下載),請詳細填寫後,於 5/01 前,面交本會三樓櫃台或傳真、Email、函寄「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號三樓法務組收」(TEL: 02-23951198 ext 38; FAX: 02-23913415, Email: doctrin@budaedu.org)
八、費用:
  上課費用全免,討論所需之書籍,歡迎自備 或由本會提供。

公告日期:2009/3/20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課程公告

一、授課老師:昕法師 (比丘尼)
二、課程內容:
   包括解題、智者大師及其思想介紹探討、經文之闡釋、智者大師及弟子相關著作注釋引介、天台教理之介紹等。
三、授課方式:
  
以互動式教學、配合研討、開列參考書目課後研讀;來介紹此書之緣起、研學此書之益處及如何才能真實受益。
四、課程教材:【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拷貝大正藏原文)
五、上課時間:4/18 起,每週六 9:30 ~11:30 (第二週週六不上課)
六、上課地點:七樓教室
七、報名方式:
  
需事先報名,報名表備索 (下載),請詳細填寫後,於 4/13 前,面交或函寄:「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號三樓 法務組收」
八、講師簡介:
   悟昕法師,民國七十八年受具足戒,以天台法華為主要研究修學方向,日本立正大學佛教學系畢業、佛教學碩士,碩士論文為「天台教學中心思想『一念三千論』源起」,現為立正大學文學研究所佛教學博士候選人。著重將佛法教理落實在日用當中,讓身心真實受用,引發精進用功、度眾之心。

●課程異動
 
公告日期:2009/4/17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課程暫停公告

本會星期四晚上,三樓講堂之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課程,因為老師 悟夆法師請假,4/23 課程暫停一次,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公告日期:2009/4/07

大佛頂首楞嚴經 課程暫停公告

本會星期一晚上,三樓講堂之《大佛頂首楞嚴經》課程,因為熊琬老師有事請假,故 4/20 之課程,暫停一次,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公告日期:2009/3/20

大乘起信論述記 停課公告

本會星期二晚上,地下室教室(二)之《大乘起信論述記》課程,因為吳道行老師有要事請假,4/214/28 之課程,各暫停一次,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祈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