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忍受毀謗
如同戰場中的大象忍受弓箭,我(佛陀)也如此忍受謗辱。
事實上,世人多破戒的人。
(偈 320)
只有馴服的象(馬)可以參加集會,國王只乘馴服的動物(象),
能夠忍受誹謗,調御自己的人,是人中最尊貴的人。
(偈 321)
調服的騾最優良,信度的種馬(註1)最優秀,矯羅(註2)的象最優良,
但自行調御的人,更為優良。
(偈 322)
摩醯提利對佛陀懷恨在心。後來,她成為優填國王的三位后妃之一。當她聽到佛陀來到憍賞彌城的消息時,就雇請一些惡徒,在佛陀進城化緣時加以毀謗。這些惡徒便到處尾隨佛陀,並大肆誹謗。如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譭謗,使得阿難尊者無法忍受,他勸佛陀離開,到另一個城市去,但佛陀拒絕他的建議:「到別的地方去也可能受人譭謗。一個清白的人每次受人譭謗就離開,是不如法的作為。在什麼地方發生問題,就要在當地解決該問題。就像隻戰鬥中的大象,默默忍受來自四方的箭,我也默默忍受人們的譭謗
。」
註1:印度河地區出產的駿馬 。
註2:大象名。
學忍辱
丁丑變後,避亂靈巖,其時兒子兆農法名開本,未離膝下一步。一日與同舍郎某,因小事生意氣,為師所知,即呼開本從容教訓曰:「爾年已不小了,應學做人之道。忍之一字,爾曾聞乎?憶吾童時,或年不爾若,吾家聚族而居,每值秋獲畢,村中必演戲酬神,舊例也。一日戲未開鑼,予攜一椅,置台前數十武之居中地點,擬坐而聽。村中同姓某,粗而暴,向予厲聲曰:此椅誰置?予答曰我。語聲未絕,彼即摑我兩耳光,將椅拋去數尺外。予登時頭痛欲昏,眼花亂燦,忍痛吞聲,不敢聞於父母,恐父母愛子心切,釀成口角也。從此益知自勵,不敢稍有疏忽。越數年長成,薄得村眾垂青,暴者遇吾於途,迎而笑曰:請至吾家坐。予亦一笑諾之。此事生平未嘗告人知,予固示弱,弱亦何妨?望爾學吾之弱,不可以新名詞之競爭二字,奉為神聖不可侵犯也。」(印光大師軼事/彭孟庵)
有一天,一位居士帶著自己的小兒子,前來拜見印光大師。他的小兒子名字叫開本,從小很得父母的寵愛。開本因為一件小事跟別的小孩吵架,因而大發脾氣,印光大師知道了,把他叫過來對他說:
「你年紀已經不小,應該學習做人的道理。『忍』這個字你曾經聽過嗎?我回想童年的時候,我們村庄每年秋天農作物收成了以後,村裡面的人一定會請人來演布袋戲,這是村子每年例行要做的事。有一年,村裡的人請了布袋戲團要來表演布袋戲,當戲要開演的那一天,我提早拿著椅子,到舞台前面的正中央放著,預備待會兒開演時,有個好位置觀賞。結果村裡面有一個粗壯的少年,用充滿怒氣的語調問:
『這張椅子是誰放的?』
『是我放的……』我話都還沒說完,他就走過來連續摑了我兩個耳光,然後把椅子拋到數尺之外。我當時被他打得頭昏眼花,幾乎快暈了過去。事後我仍然忍痛吞聲,不敢把這件事告訴我的父母;因為我怕父母愛子心切,他們如果知道了這件事一定會心疼,也會去找對方理論,彼此會為此發生衝突。經過這件事情,我更加勉勵注意自己的身行,不敢有一點點的疏忽。我長大成人後,村裡的人都相當愛護我。
有一天,我走在路上,遇到了以前打我的那個粗漢,他主動對我微笑,並邀請我:
『來我家坐一坐好嗎?』
我也微笑著,回答他:
『好啊!』
這件事,我生平還沒有對別人說過,今天說出來是希望你能有所警惕。
雖然那時我的做法就像一個弱者,但弱者又何妨呢?我希望你學習謙弱,不要跟現代的年輕人一樣,喜歡『競爭』,把自己當作是聖人,任何人都不可以侵犯。知道嗎?」
‧摘錄自‧《永思集‧印光大師軼事二》、《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人生之最後 (中)
第三章 臨終時
臨終之際,切勿詢問遺囑,亦勿閒談雜話。恐彼牽動愛情,貪戀世間,有礙往生耳。若欲留遺囑者,應於康健時書寫,付人保藏。
儻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則可順其所欲而試為之。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皆不須強為。因常人命終之前,身體不免痛苦。儻強為移動沐浴更衣,則痛苦將更加劇。世有發願生西之人,臨終為眷屬等移動擾亂,破壞其正念,遂致不能往生者,甚多甚多。又有臨終可生善道,乃為他人誤觸,遂起瞋心,而牽入惡道者,如經所載阿耆達王死墮蛇身,豈不可畏。
臨終時,或坐或臥,皆隨其意,未宜勉強。若自覺氣力衰弱者,盡可臥床,勿求好看勉力坐起。臥時,本應面西右脅側臥。若因身體痛苦,改為仰臥,或面東左脅側臥者,亦任其自然,不可強制。
大眾助念佛時,應請阿彌陀佛接引像,供於病人臥室,令彼矚視。
助念之人,多少不拘。人多者,宜輪班念,相續不斷。或念六字,或念四字,或快或慢,皆須預問病人,隨其平日習慣及好樂者念之,病人乃能相隨默念。今見助念者皆隨己意,不問病人,既已違其平日習慣及好樂,何能相隨默念。余願自今以後,凡任助念者,於此一事切宜留意。
又尋常助念者,皆用引磐小木魚。以余經驗言之,神經衰弱者,病時甚畏引磐及小木魚聲,因其聲尖銳,刺激神經,反令心神不寧。若依余意,應免除引磬小木魚,僅用音聲助念,最為妥當。或改為大鐘大磬大木魚,其聲宏壯,聞者能起肅敬之念,實勝於引磬小木魚也。但人之所好,各有不同。此事必須預先向病人詳細問明,隨其所好而試行之。或有未宜,儘可隨時改變,萬勿固執。
‧摘錄自‧《弘一大師講演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