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死亡的富商
「雨季的時節,我將住在這裡,
冬季和夏季的時候我也將住在這裡。」
愚癡的人如此盤算,不知生死無常 (註)。
(偈 286)
摩訶答那是波羅奈的商人,有一次他打算在某一節慶的期間,到舍衛城去販賣紡織品和其它商品。但當他抵達靠近舍衛城的河邊時,卻因為洪水高漲而無法過河,只好在這岸等待。這一等就是七天,等他進入舍衛城時,節慶已經結束了。
他不想再把商品運回去,就決定在舍衛城多停留幾天,把商品賣完。有一天,佛陀進城化緣時,看見摩訶答那和他的商品,就微微一哂,阿難問佛陀,何以微笑?佛陀說:「阿難!看見那位商人和他的商品嗎?那商人心中想要留在城裡,把商品販賣出去,殊不知自己的生命就快要結束了!今天應該要做的事,今天就要完成。每天正念現前,活力充沛,並且不受煩惱的干擾,才能擁有真正有價值的生命。」
阿難把佛陀的忠告轉告給摩訶答那,請他修習正念,不可以無明地過日子。摩訶答那聽到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時,大吃一驚,而心生恐懼。所以一連七天,他都邀請佛陀和眾多比丘接受他的供養,並且請佛陀向他說法,協助他解脫生死輪迴。
聽完佛陀的說法後,他就證得初果,逝世的時候,他往生兜率天。
註:不知生命危脆的道理。
悲心無限
曾經有人來信問大師:「久婚不育怎麼辦?」寺裡有一位僧人知道後,認為這樣的問題不必回答,所以向大師建議不要回信,不必理睬這一類的問題。大師鄭重地告訴他:
「病由身生,身由業生,眾生有病,不論什麼病,都是由心而起。若是依法修持,他的病就可治。況且你作為一個修行人,下次不可以再如此對待在家學佛的居士。」
這位僧人聽了大師的話,羞愧的一臉紅通。大師提筆為這位居士回信,告誡他:
「欲生兒育女,第一要修性,第二要節欲。」
居士收到信後,遵照大師的勸誡生活,幾年後果然喜得貴子。
《續編》:「重重災病,總由宿業深而現行不謹所致。」
「人生欲得無病健康,必須極力節欲。」
按:「求子三要」即:(一) 保身節欲。以培先天;(二) 敦倫積德,以立福基;(三) 胎幼善教,以免隨流。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人生之最後 (下)
第四章 命終後一日
既已命終,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動。雖身染便穢,亦勿即為洗滌。必須經過八小時後,乃能浴身更衣。常人皆不注意此事,而最要緊。惟望廣勸同人,依此謹慎行之。
命終前後,家人萬不可哭。哭有何益,能盡力幫助念佛乃於亡者有實益耳。若必欲哭者,須俟命終八小時後。
頂門溫暖之說,雖有所據,然亦不可固執。但能平日信願真切,臨終正念分明者,即可證其往生。
命終之後,念佛已畢,即鎖房門。深防他人入內,誤觸亡者。必須經過八小時後,乃能浴身更衣。(前文已言,今再諄囑,切記切記。)因八小時內若移動者,亡人雖不能言,亦覺痛苦。
八小時後著衣,若手足關節硬,不能轉動者,應以熱水淋洗。用布攪熱水,圍於臂肘膝彎。不久即可活動,有如生人。
殮衣宜用舊物,不用新者。其新衣應布施他人,能令亡者獲福。
不宜用好棺木,亦不宜做大墳。此等奢侈事,皆不利於亡人。
第五章 薦亡等事
七七日內,欲延僧眾薦亡,以念佛為主。若誦經拜懺焰口水陸等事,雖有不可思議功德,然現今僧眾視為具文,敷衍了事,不能如法,罕有實益。印光法師文鈔中屢斥誡之,謂其惟屬場面,徒作虛套。若專念佛,則人人能念,最為切實,能獲莫大之利矣。
如請僧眾念佛時,家族亦應隨念。但女眾宜在自室或布帳之內,免生譏議。
凡念佛等一切功德,皆宜迴向普及法界眾生,則其功德乃能廣大,而亡者所獲利益亦更因之增長。
開弔時,宜用素齋,萬勿用葷,致殺害生命,大不利於亡人。
出喪儀文,切勿鋪張。毋圖生者好看,應為亡者惜福也。
七七以後,亦應常行追薦以盡孝思。蓮池大師謂年中常須追薦先亡。不得謂已得解脫,遂不舉行耳。
第六章 勸請發起臨終助念會
此事最為切要。應於城鄉各地,多多設立。飭終津梁中有詳細章程,宜檢閱之。
第七章 結語
殘年將盡,不久即是臘月三十日,為一年最後。若未將錢財預備穩妥,則債主紛來,如何抵擋。吾人臨命終時,乃是一生之臘月三十日,為人生最後。若未將往生資糧預備穩妥,必致手忙腳亂呼爺叫娘,多生惡業一齊現前,如何擺脫。臨終雖恃他人助念,諸事如法。但自己亦須平日修持,乃可臨終自在。奉勸諸仁者,總要及早預備才好。
‧摘錄自‧《弘一大師講演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