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波旬恐嚇羅睺羅
阿羅漢無所畏懼,遠離愛欲、貪癡,去除生命的刺痛,不復受有,今生是他們的最後身。
(偈 351)
脫離欲望, 不染著;明白四無礙解, 正確理解佛法的人, 今生是他們的最後身, 是有大智慧的大丈夫。
(偈 352)
有一次,眾多比丘來祇樹給孤獨園。為了安排他們的住宿,羅睺羅被安排到佛陀房間的門口外睡覺。這時候,魔波旬想透過羅睺羅來騷擾佛陀,就化身成大象,用長長的鼻子磨擦羅睺羅的頭,並且製造恐慌的噪音,想要嚇唬羅睺羅。但羅睺羅不為所動。室內的佛陀明白一切,就說:「邪惡的魔波旬!一千個魔波旬也無法嚇唬他。他沒有恐懼,不貪愛,相反地,他精進、有智慧。」
聽完佛陀的話後,魔波旬知道佛陀明白他的詭計,只好立即消失。
念佛的方法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于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
。
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 (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仍有口念之相)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
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全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
念佛要怎樣念才能夠攝心呢?印光大師說:
「念佛,如果心難專注,更應當攝心切念,自然就能專心。攝心的方法莫過於至誠懇切,心如果不誠,想要攝心是不可能的。心如果誠懇了,仍沒有辦法達到專心,就要收攝耳根,注意聽佛號。
無論是出聲念或默念,每一句佛號都要從心裡念起,聲音從口中出來,每一句佛號聲從耳朵聽入(默念時雖然不動口,但是意念之中,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此攝心,妄念自然會息滅。
如果這樣念佛還會有妄念生起,那就要用十念記數法念佛,這個方法會幫助我們全心全力專注在一句佛號上,妄念無從生起,這是攝心念佛的究竟妙法。以前弘揚淨土法門的大德,從未提過這樣的用功方法。以前的人根性較利,不需要這樣念就能夠攝心。印光因為念佛時,常難以制伏妄念,才知道用這個方法。這方法可以幫助攝心,我每次試驗都非常靈驗,絕對不是我自己隨便瞎說出來的方法,我教大家這樣的念佛方法,只是希望能夠跟天下後世鈍根性的念佛人一起分享共勉,希望每一個修淨土法門的人,都能往生極樂世界。
所謂十念記數法,就是當念佛的時候,從第一句到第十句,每一句都需要念得分明,記得分明,念完十句後,再從第一句開始念,不可以二十、三十的累計。念一句記一句,隨念隨記,不可以掐念珠,只可以用心記。如果十句比較難記,也可以分為兩次記,第一口氣念第一句到第五句,第二口氣,念第六句到第十句。如果這樣還覺得費力,可以分三次念,第一次念一到三句,第二次念四到六句,第三次念七到十句,分做三口氣念。每一句都念得清清楚楚,記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這樣妄念完全沒有生起的機會,久而久之,自然能念到一心不亂。
這種十念記數法,跟每天早晚念的十念法,一樣可以攝心,但是效果差很多。
早晚十念法,是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一口氣念了幾句佛號,都算一念,念十口氣算十念;十念記數法則是以一句佛號為一念。早晚十念法,一次只可以念十口氣,繼續念下去會傷氣生病。這種十念記數法,念一句佛號,心裡清楚一句佛號;念十句佛號,心裡清楚十句佛號。從一到十,再從一到十,縱然一天念數萬聲佛號,每一句佛號都是這樣記,不但能夠去除妄念,還可以養神,念快、念慢,隨心所欲,從早到晚,都可以念。用念珠念佛,身勞神動,用十念記數法,則身逸心安。所以用十念記數法念佛,比起用念珠念佛,利益大很多。
也許在做事的時候,會覺得較難記數,這時只要懇切念去,不需記數。等做完事情,再恢復十念記數法。
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的念佛者,也許另當別論,但是像我們這種鈍根的人,捨棄十念記數法而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真是非常的困難。
這種攝心念佛的方法,是深也是淺,是小也是大,是不可思議的方法。我們應該深信佛陀所說的話,不要因為自己見不到這樣的境界,就產生疑惑,以致多生多劫的善根,從中喪失,因而不能獲得真實的利益,這是最悲哀的事情。
掐珠念佛的方法,可以在走動的時候用。如果靜坐養神,因為掐珠手動,神不能安,久了會受病。這種十念記數法,無論行、住、坐、臥都可以用,躺著的時候要默念,不可以出聲,一是不恭敬,二是會傷氣,這些話,你們要謹記在心!謹記在心!」
‧摘錄自‧《印光大師年譜》、《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為性常法師掩關筆示法則
古人掩關皆為專修禪定或念佛,若研究三藏則不限定掩關也。仁者此次掩關,實為難得之機會。應於每日時間,以三分之二專念佛誦經(或默閱但不可生分別心),以三分之一時間溫習戒本羯磨及習世間文字。因機會難可再得,不於此時專心念佛,以後恐無此勝緣。至於研究等事,在掩關時雖無甚成績,將來出關後,儘可緩緩研究也。念佛一事,萬不可看得容易,平日學教之人,若令息心念佛,實第一困難之事,但亦不得不勉強而行也。此事至要至要,萬不可輕忽。誦經之事可以如常。又每日須拜佛若干拜,既有功德,亦可運動身體也。念佛時亦宜數數經行,因關中運動太少,食物宜消化,故宜禮拜經行也。念佛之事,一人甚難行,宜與義俊法師協定課程,二人同時行之,可以互相策勵,不致懈怠中止也。
課程大致如下:早粥前念佛,出聲或默念隨意。
早粥後稍休息。禮佛誦經。九時至十一時研究。午飯後休息。二時至四時研究(研究時間每日以四小時為限不可多)。四時半起禮佛誦經。黃昏後專念佛。晚間可以不點燈,唯佛前供琉璃燈可耳。
三年之中,可與義俊法師講戒本及表記羯磨六遍。每半年講一遍。自己既能溫習,亦能令他人得益。昔南山律祖,尚聽律十二遍未嘗厭倦,何況吾等鈍根之人耶?戒本羯磨能十分明瞭,且記憶不忘,將來出關之後,再學行事鈔等非難事矣。世俗文字略學四書及歷史等。學生字典宜學全部,但若鮮暇,不妨缺略,因此等事,出關之後仍可學習也。若念佛等,出關之後,恐難繼續,唯在關中,能專心也。又在閉關時宜注意者如下。
不可閒談、不晤客人、不通信。(有十分要事,寫一紙條交與護關者)
凡一切事,儘可俟出關後再料理也,時機難得,光陰可貴,念之!念之!
余既無道德,又乏學問。今見仁者以誠懇之意,諄諄請求,故略據拙見拉雜書此,以備採擇。性常關主慧察
乙亥四月一日 演音書印
‧摘錄自‧《弘一大師講演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