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5

  更新日期: 2010/01/15 
(1) 本會開課中:
(每週皆有新增,歡迎點播下載)
課表 講  題 主講 影片
聲音

大佛頂首楞嚴經 居士熊琬
居士
  聲音檔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二_六度四攝章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簡豐文居士 簡豐文
居士
rm 聲音檔
八識規矩頌 淨方法師淨方
法師
  聲音檔
佛陀本生-大乘菩薩精神 宗譓
法師
  聲音檔

無量壽經 photo淨台
法師
rm 聲音檔
天台止觀析津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法華玄義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禪觀教學 photo振法
法師
rm 聲音檔
法空觀之一: 觀所緣緣論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 photo淨雲
法師
  聲音檔
成唯識論 photo智懿
法師
  聲音檔

大般若經 鄭石岩老師 鄭石岩
老師
rm 聲音檔
佛學入門 photo簡豐文
居士
rm 聲音檔
剋毒孔雀-藏傳修心密法 翁仕杰居士翁仕杰
居士
聲音檔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廖誠麟居士廖誠麟
居士
  聲音檔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法師悟昕
法師
  聲音檔
真心與妄心 居士蔡玉鳳
居士
  聲音檔

佛學進修班_法性空慧學
:中觀論疏
阮貴良
居士
  聲音檔
(課程免費,歡迎隨時加入)

在肥沃土地上播種,收獲特別多

雜草使田地荒蕪,欲望害了世人,因此,
布施遠離欲望的人,可以得到大果報。(偈 356)

雜草使田地荒蕪,瞋恚害了世人,因此,
布施沒有瞋恚心的人,可以得到大果報。(偈 357)

雜草使田地荒蕪,愚癡害了世人,因此,
布施不愚癡的人,可以得到大果報。(偈 358)

雜草使田地荒蕪,貪愛害了世人,因此,
布施沒有貪愛的人,可以得到大果報。(偈 359)

  有一次,佛陀到忉利天去向刪兜率說阿毗達摩(論)。他是佛陀母親逝世後往生成的天神。這時候,在忉利天上有一位天神。因陀迦的前世是人,當時他曾經供養少許的食物給阿那律陀尊者,因此往生忉利天,享受大果報。

  另有一位名叫安苦拉的天神,他的供養比因陀迦多了很多倍,但供養的對象卻不是聖者,所以儘管大量供養,也往生忉利天,但往生後所享受的果報卻遠不如供養較少的因陀迦。因此,當佛陀到忉利天時,安苦拉就請問佛陀,為什麼果報的差別如此懸殊?

  佛陀告訴他:「安苦拉,布施和供養時,應該有智慧地考慮布施和供養的對象,布施和供養就像種子。播種在肥沃土地的種子會豐收,但你卻把種子播種在貧瘠的土地上,所以果報就少了。」

:可參考故事「佛陀從忉利天返回世間

‧摘錄自‧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法師著

三論宗之集大成者~嘉祥吉藏大師

  (五四九 ~ 六二三)俗姓安,本西域安息人,先世避仇移居南海,住在交廣(今越南、廣西)一帶,後遷居金陵而生吉藏。幼年時,父親帶他去見真諦,真諦為他取名吉藏。七歲時(一說十三歲)即從法朗出家,學習經論。十四歲時從法朗受學《百論》,十九歲時開始為眾複述,受到大眾的稱譽。陳末,隋兵進攻建康,社會極為混亂。吉藏和一些同學前往各寺,搜集佛教文疏,藏於三間堂內,到亂事停止後加以整理。他涉獵典籍非常廣泛,後來他的著述註引的賅博,就是得力於此。隋朝平定江浙地方以後,吉藏遂移住會稽秦望山嘉祥寺。他在這裡弘傳佛法,從他受學者多至千餘人。後來學者即因他所住的寺號稱他為嘉祥大師。

  吉藏在會稽嘉祥寺時,曾開講《法華經》並自著章疏。及智顗再歸天台,他即於開皇十七年(五九七)八月二十一日與禪眾百餘人致書請智顗開講《法華》,智顗因病未赴,不久即圓寂。因從智顗弟子灌頂聽天台宗義。

  隋‧開皇末,晉王楊廣(即隋煬帝)總管揚州,在揚州建置四個道場,延請佛教知名學者入住。吉藏以盛名被延入慧日道場,受到特殊禮遇。開皇十九年(五九九),楊廣自揚州赴長安,邀吉藏同行。到長安後被安置於日嚴寺,即埋頭整理《維摩經》的著述。他的《淨名玄論》,就是這個時期的作品。隋煬帝的次子齊王楊暕,早聞吉藏盛名,於大業五年(六0九)請他蒞臨私第,邀集長安名士六十餘人舉行辯論會,並推吉藏為教論主。當時有僧粲和他對論,往復四十餘番,結果吉藏獲勝。這時他已經六十一歲了。大業初年至隋末,師書寫法華經二千部。又造二十五尊像,竭誠禮懺,另置普賢菩薩像,與之對坐而觀實相之理。

  隋朝亡後,唐高祖李淵初到長安,召集佛教知名人物在虔化門下接見。吉藏被推為代表往見。武德初年(六一八),唐朝設置十大德管理佛教事務,吉藏被選為十人之一。他在長安先住實際寺和定水寺,後來齊王李元吉(唐太宗之弟)請他住延興寺。武德六年(六二三)五月得病,臨終時沐浴清淨,燒香念佛,還寫了一篇〈死不怖論〉而入寂,世壽七十五;葬於終南山至相寺的北岩。

  吉藏的學說淵源於攝山學系。攝山自僧朗、僧詮相繼,成為江南三論宗的發祥地。僧詮門下最傑出的有法朗為最著名,吉藏從法朗受業,後來也廣弘三論及《摩訶般若經》、《涅槃經》,其學問授受的淵源是可以想見的。

  吉藏一生的學說有三變,最初宗承他的本師法朗的學說,深究三論和《涅槃》;繼而攝取天台宗的《法華玄義》;最後傾其全力於三論的闡揚,著作《三論玄義》,樹立了自己的宗要。在他以前的所謂「古三論」,有羅什門下僧肇、道融的「關內義」(或稱「關河舊說」),有僧朗、僧詮、法朗三世相承的「山門義」,到了吉藏始集三論教義的大成,因此他的三論學說被稱為「新三論」。

  吉藏弘法五十餘年,造就弟子很多。見於史傳記載的有慧遠、智拔、智凱、智命、碩法師、慧灌等。其中之智凱,揚都人,聞吉藏在會稽傳播佛法,即棄俗從他出家,並受學三論。後隨吉藏入京,專攻子史,曾在內殿佛道辯論時折服了道士張鼎,是一個長於辯論的僧人。慧灌,高麗國人,曾入隋至會稽嘉祥寺從吉藏研究三論,後入日本傳弘三論,被稱為日本三論宗的初祖。

  吉藏生平,曾講三論、《法華》、《大品》、《智論》、《華嚴》、《維摩》等經論多遍,並各著註疏行世。他的著述共計四十餘種,其中有的已經散失,有的真偽尚未決定,現存的尚有二十六部。吉藏的著述,自隋唐以來並陸續流入朝鮮和日本,曾被廣泛研究和翻譯刻版,有其相當之影響。

‧摘錄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辭典》

DharmaClass 

成實宗

即以《成實論》為所依之宗派。又作成論家、成實學派。為我國十三宗之一。宗祖為中印度之訶梨跋摩(約佛滅後七百年至九百年),其人初學小乘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教義,繼而研習大小諸部,乃撰述成實論二十卷,批判有部理論,未久即震撼摩揭陀國,王譽稱為「像教大宗」,以接近於大乘的教義批判各部派,相對於小乘說「我空法有」而立「我法皆空」。但此論在印度並未形成一個宗派,姚秦弘始十四年(四一二),鳩摩羅什漢譯此論,並與門人僧叡等講述之,在中國佛教學者間遂蔚成研究風氣,有甚多學者研習。

中國的成實宗,初傳於北方,至南朝梁代時(五0二~五五六)最為興盛,如所謂梁三大法師—光宅寺法雲、開善寺智藏、莊嚴寺僧旻,即研究此論之著名學者。南方成實宗的盛行,始於鳩摩羅什的弟子僧導在壽春、建康講說《成實》,以及道猛於建康興皇寺講說《成實》。然而,自梁三大法師之後,此論之學逐漸衰微。至唐初即告消失。

高麗之慧慈、慧觀,百濟之慧聰、觀勒等諸師,皆通成實、三論;百濟之道藏撰有成論疏十六卷。於日本,因成實宗與三論宗同時傳入,故此宗多附於三論宗而共習之,聖德太子嘗就學於慧慈、慧聰、觀勒等諸師,作三經疏,以成實論為法相之門。

關於《成實》一論,隋‧智顗及吉藏判之為小乘論,唐‧道宣則認為論中有與大乘共通的思想,乃屬分通大乘論。總而言之,此論雖屬小乘論書,但有最接近大乘或與大乘共通的思想。此論的學說,係以說一切有部的學說為基礎,而將有部之矛盾處,取經部、曇無德部及大乘之義加以調和。

今就毘曇與成實立義之異處略作比較,以知此宗立義之大要:

  • 毘曇主張三世實有;成實則主張過(去)未(來)無體,惟現在剎那之法有因緣生之體用。
  • 毘曇主張法體實有;成實則主張法體中道,謂現在法係因緣所生,非有非空,不墮常邊、斷邊;離此二邊,稱為聖中道。
  • 毘曇主張於「死有」與「生有」之間,有「中陰」;成實則說無中陰。
  • 毘曇立退法阿羅漢與不退阿羅漢兩種;成實則主張聖道不退,阿羅漢道已永拔愛根,故為不退。
  • 毘曇主張四大實有;成實則主張四大為假名,若離色等,即無四大。
  • 毘曇主張諸根實有;成實則主張諸根為假名,若離四大,即無諸根。
  • 毘曇主張諸根能照見諸境;成實則主張諸根無知。
  • 毘曇主張「心所」有別體;成實則主張心所無別體,受、想、行等皆為心之異名。
  • 毘曇主張心與心所有相應;成實則主張心所無別體,故心與心所無相應。
  • 毘曇主張信勤唯有善性;成實則主張信勤通善、不善、無記等三性。
  • 毘曇主張無表色攝於色蘊;成實則主張無作(指無表色)攝於行蘊,而不攝於色蘊。
  • 毘曇主張無表業不通意業;成實則主張無作(指無表業)通身、口、意三業,即身、口、意三業皆能起無作。
  • 毘曇主張癡為無明之體;成實則主張我心為無明之體,謂諸法和合,假名人法,凡夫不能分別,故生我心。
  • 毘曇主張人空法有;成實則主張人法二空。

龗毘曇將一切法分為「五位七十五法」,成實分為「五位八十四法」,此等諸法皆空,若能徹悟一切為空,則從生死完全解脫,是為滅諦。此一滅諦,人人本具,故稱「本有涅槃」;修得證驗之時,則稱「始有涅槃」。本有、始有,其義雖異,然皆為一體。

依據上述成實教義,自教理思想觀之,頗有凌駕毘曇之上而涉大乘之域者,惟古來對此宗之判屬仍時有異論,初時,學者皆以成實論為大乘論,或視之為總括大小乘之綱要書,又如僧柔、慧次,以至梁之智藏、僧旻、法雲三大法師等,皆無判其屬小乘者,故三論學者多視此等成實學者為成論大乘師。其後,北地之法上首判本宗屬小乘,繼而吉藏於三論玄義中以十義證成實為小乘,智顗、慧遠亦以之為小乘,自此之後各家遂判定成實為小乘。

‧摘錄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辭典》

印光大師的啟示  字字珠璣篇--印光法師法語精選(3)

◎九界眾生離此法(淨土法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自《華嚴》導歸之後,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無一不求生淨土。

◎信因果,勤念佛。

‧摘錄自‧《印光法師文鈔》、《印光大師的啟示》釋見文編述

蓮池大師崇行錄紀孝(2)

母必親供
齊,道紀,習成實,造金藏論七卷。於鄴城東郊講演,往則荷擔其母,及經像等。語人曰。母必親供者,以福與登地菩薩等也。衣著食飲,大小便利,躬自經理,不煩他人。有助之者,輒拒之曰。吾母也,非爾母也。形骸之累,並吾身也。有身必苦,何以勞人。道俗聞者。多感化焉。

‧摘錄自‧《釋門真孝錄》張廣湉輯

◎口念書而心他馳,難乎有得矣。

嘴上唸書,但是心裡想著其它事情,這樣就難以讀出心得。

‧摘錄自‧《佩玉篇》弘一大師擷集/正義法師小註/杜文月白文

五、信 (3)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易解
看見他人的優點或善行義舉,要立刻想到學習看齊,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漸趕上。




 



 



 


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的行為,要反躬自省,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弟子規〕總敘入則孝出則悌→信→汎愛眾→親仁→餘力學文
‧摘錄自‧《弟子規圖說》勞承浩繪

●華藏園區
 
公告日期:2009/11/11

2010 年《兒童佛學冬令營》招生簡章

一、主  旨透過生命教育,充實生活品格、倫理的內涵,潛移默化開啟智慧,導引快樂、正向的成長,迎接光明人生。
二、指導法師 玄法師、印法師
三、對  象 國小五、六年級 共78名,(男生39名、女生39名)
>>錄取者電話通知。
四、日  期 2010/2/01(一) ~ 2/04(四)
五、地  點華藏教學園區(台北縣深坑鄉阿柔村5鄰大崙尾9號)
六、活動內容尊重生命,生活品德教育,佛曲、美語歡唱,身心靈舒展,法典薰習,說話藝術,各種動靜兼備、寓教於樂之課程活動。
七、報名日期 須事先報名,即日起 至 1/16 止。
(報名表內每項請務必詳細填寫,並附照片一張)
八、報名方式 下載報名表,請詳細填寫後,貼上二吋照片,面交或郵寄至: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號3樓」法務組收
電話:(02) 2395-1198 ext 39; 傳真:(02) 2391-3415
E-mail: doctrin@budaedu.org
九、自行報到2/01(一),上午 8:50 前
深坑華藏教學園區 行政中心
十、專車時間2/01(一),上午 8:00
本會大門口集合,8:20準時發車 (台北市杭州南路)
備 註
  1. 學童須全程住宿園區,並配合遵守團體生活規約。
  2. 患有傳染疾病或身體不適,需要就醫休養者,請勿報名。
  3. 學童父母雙方請先溝通清楚,再確認是否讓孩童參加營隊。
  4. 學童必須自備換洗衣物,個人用常備藥物、日用品、拖鞋。
  5. 所有活動相關費用全免,本會將為學童投保平安保險,並提供食(素食)、宿、文具教材。
  6. 報名學童,須經本會審核通過者,方為正式錄取。


公告日期:2009/11/04

2010 年冬令大專青年佛學營
"尋覓-與佛相遇"

(一) 主  旨:解決學佛誤解,認識佛教基本概念,實踐佛法自覺覺他。
(二) 時  間:2010/1/22 (五) ~ 1/25 (一),共四天三夜。
(三) 地  點:本會華藏教學園區(台北縣深坑鄉阿柔村5鄰大崙尾9號)
(四) 對  象:大專在學青年暨35歲以下社會青年。
(五) 課程方式:
  1. 邀請出家法師授課,並由學員討論提問。
  2. 安排靜坐、拜佛、共修等佛門課程,體驗修行之樂。
(六) 課程內涵:
四天課程中,安排大家一窺佛法輪廓。第一天先從佛教對宇宙人生的看法開始,並邀請過來人介紹他們的青春歲月。第二天探討佛教的三種珍寶,並論及神佛差別,認識佛教特色。第三天介紹佛教的基礎概念、善惡觀點,由此而趨向自在解脫之路。第三天晚上與第四天討論菩薩的精神,以及成佛的方法。

●最新課程
本會永久開設各種佛學課程,免費參加!(請參考>>課程表
公告日期:2009/12/28

妙法蓮華經 課程公告

本會三樓講堂每星期五晚上自 1/08 起,將由鄭石岩老師開講《妙法蓮華經》,歡迎各位蓮友同修,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課程內容:【妙法蓮華經】
授課老師:鄭石岩 教授
上課地點:三樓講堂
上課時間:每週五 晚上7:30 ~ 9:00


公告日期:2010/1/12

佛說阿彌陀經 課程公告

本會每星期二晚上,地下室教室(一) 自 2/23 起,將由淨方法師開講《佛說阿彌陀經》,歡迎各位蓮友,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上課教材:【佛說阿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召譯
授課老師:方法師 (比丘尼)
上課地點:地下室教室(一)
上課時間:每週二晚上 19:30 ~21:00
講師簡介:淨方法師,出家後依止淨蓮法師學習佛法,對玅境長老,淨空老和尚,淨界法師及道證法師等善知識之教法,亦好樂聽聞,受諸大善知識之啟發頗多。發願精通三藏經論,恭慎學講,祈無愧於諸佛菩薩、祖師大德。


公告日期:2010/1/12

《初級烹飪班》《素食生機班》 招生簡章

一、授課老師:饒秋霞居士
二、授課內容:素食烹飪與生機飲食之製作方法、
       正確的素食觀念及生機飲食知識。
三、上課時間:自 2010/3/04 起,
  《素食生機班》每週四 10:00 ~ 12:00
  《初級烹飪班》每週四 13:30 ~ 15:30
四、上課地點:七樓教室
五、報名時間2010/3/03 (三) 9:00 七樓教室
  (※現場報名,額滿為止,逾時不候)
六、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有興趣學習素食烹飪或生機飲食者
七、備註:免學費,每班限額四十名。


公告日期:2009/12/11

生滅中有不生滅的 禪修講座課程公告

本會七樓教室,從 2010/3/14 起,將由 廣法師,在每月第二及第四個星期日上午,講授《生滅中有不生滅的》禪修講座課程,歡迎各位同修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課程內容
身體會死亡,是有生滅的,感受依根境接觸而有,也是有生滅的,思想只是念頭,念念生滅……,眾生的生命,都是無常生滅的。但在無常生滅中,卻有個不生滅的生命實相,只要透過教導體會到,就可以解脫生死煩惱,甚至超凡入聖,成佛做祖。這是一期三個月,共六次課程的禪修講座;以實修為主,不作空談,將禪法以現代語言闡述,直接、簡要、自然。
地  點:本會七樓教室
時  間:3/14, 3/28, 4/11, 4/25, 5/09, 5/23 (共6堂課)
     每月雙週日上午 8:40 ~ 11:40
上課資格:凡有心於修行,尊師重道、不故意缺課者,不限學歷年齡,皆可報名.
報名方式:(1) 電話報名:02-28735541,0917179176陳明鈺居士;(2) 現場報名。
法師簡介:
慧廣法師,台灣省屏東縣人,民國四十二年生,於民國六十年間,因看到禪宗書籍而進入佛門,六十八年禮 上賢下頓老法師剃度出家。出版有十六種佛法著作,曾於佛學院講授「禪宗的理論與實踐」課程,於大學通識課講授禪宗禪修。近年來於台灣及大陸主持過四十幾場禪七、禪三、禪二及禪修課程。

●課程異動
 
公告日期:2010/01/15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華嚴經研習班》《瑜伽師地論研討班》 
課程暫停公告

本會星期五下午,地下室教室(二)《華嚴經研習班》、星期六上午,地下室教室(一)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及星期六下午,七樓教室之《瑜伽師地論研討班》課程,因為廖 誠麟老師需至《冬令大專青年佛學營》授課,故 1/221/23 之課程,各暫停一 次,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公告日期:2010/01/15

楞嚴經正脈疏 課程暫停公告

本會星期四晚上,七樓教室《楞嚴經正脈疏》課程,因 阮貴良老師需參與華藏園區﹝冬令大專青年佛學營﹞之籌備工作,故 1/21 之課程,暫停一次;特此公告週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