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5

新增課程
淨心誡觀法 淨心誡觀法
淨台法師
2011/7/11
聲音檔
新增佛法影片檔
主講講  題格式

淨空老和尚
new 淨土大經解演義
(No. 371-380)(有字幕)
rmmp3
無為無不為(2008.香港) rm
計我人 入險道─請自性佛住世建築成佛之道(2008.香港) rm
ven
性空法師
四無量心三昧禪修
(2011.5.華藏園區)
rmmp3
ven
智懿法師
成唯識論
(2009.10.01.本會)第85集
rmmp3
ven
慧禮法師
大象腳印
(2011.7.華藏園區)
rmmp3
mr
解典衛居士
我有無限可能
(2011.7. 華藏園區)
rmmp3

mr
康進和導演
康導的小真故事
(2011.7.華藏園區)
rmmp3
mr
胡茂華醫師
眾生平等
(2011.7.華藏園區)
rmmp3
ms
余素華老師
普明照世間
(2011.7.華藏園區)
rmmp3
ms
冷天慧理事/黃璧珠總幹事
有你真好
(2011.7.華藏園區)
rmmp3

經律異相:菩薩的故事 (10)

德尊菩薩入海尋珠

   我從無量劫以前,就精進用功,修行佛法。從一開始就精進不懈,最後自證成佛。超前九劫的時間,在彌勒菩薩之前證果成佛。
我想到過去久遠前,那時國內人民貧窮,我生起慈悲心,想要到海裡去尋找如意寶珠,就徵求大眾一同前去,並在起風的日子,舉帆出海了,希望能面見海龍王,向牠求取頭上的如意寶珠。

龍王聽到菩薩想要救濟貧苦大眾,就將珠子給了他。這時所有的商人都有找到寶物,想要的都有了,就坐船回來。

海中所有的龍神、鬼神就一起討論說:
「這顆如意寶珠,是海裡最珍貴的寶物,不是一般世俗人所應當獲得的。為什麼要減損海洋的利益,而利益閻浮提呢?這不是太可惜了。應該要想個方法,把這寶珠搶回來,不能失去了它。」

這時所有的龍神鬼神,日夜不斷的圍繞在菩薩周圍,想要伺機奪珠。導師德尊菩薩,因為如意珠的力量,讓他們不能得逞。
等到越過了海洋,菩薩很歡喜的在海邊稍做停留,低下頭來祈願海神,並將寶珠掛在脖子上。

這時海龍神在一個機緣下,讓寶珠掉到海裡,德尊菩薩就很激動的說道:我長途旅行海上,坐船經歷險難,千辛萬苦,才得到這顆寶珠,本來應當拿來救濟貧苦大眾,在這個時候,海神反而讓它掉到海裡,眾生怎麼辦呢?菩薩就命令旁邊的手下,拿工具來,說道:「我應當將海水舀乾,直到看到海底泥土;若得不到寶珠的話,將永不停息。」

當下就將開始舀起海水,不惜耗費自己的生命,也勢必要找到如意珠。因為菩薩的精誠感召,海水自然會過來,進入盛水器物中。

眾海龍神一看到這種情形,心懷恐懼:這人的威神力是如此精進,實在不是一般世間人有的。再繼續下去,海水過不久就會被他舀乾了;所以只好將寶珠還給菩薩,就道別說:
「我們只是稍微的試驗了一下你的誠心,卻沒想到你的修行如此精進,不論是天上天下,都沒有能超越過你的。」
德尊菩薩得到了寶珠,就返回國家,並向如意寶珠求願,生出無量七寶,來供給天下所需,使得世間安樂。
那時的德尊導師,就是我釋迦牟尼。

 

*     *     *

入海採珠以濟貧苦十
  
吾從無數劫以來精進求道。初無懈息自致得佛。超越九劫出彌勒前。 我念過去時,國人貧窮,生怜愍心,乃欲入海求如意珠。眾人大會,望風舉帆,詣海龍王,從求頭上如意之珠。 龍王聞其欲濟窮士,即以珠與。時諸賈客,各各採寶,悉皆具足,乘船來還。 海中諸龍及諸神鬼悉共議言:"此如意珠,海中上寶,非世俗人所當獲者。云何損海益閻浮利,誠可惜之。當作方計,還奪其珠,不可失之。" 時諸龍鬼,晝夜圍繞,欲奪其珠。導師德尊,如意珠力,不能奪之。 度海既畢,菩薩踊躍,住於海邊,低頭下手,咒願海神,以珠繫頸。 時海龍神,因緣得便,使珠墮海。 導師感激,吾行入海,乘船涉難,勤苦無量,乃得此寶,當救眾乏,於今海神反令墮海,敕邊侍人,捉持器來: "吾當卷海水令至底泥。不得珠者,終不休懈。" 即便卷水,不惜壽命,水自然趣,悉入器中。 諸海龍神,見之懷懼,此人威勢精進之力,誠非世有。水不久竭,即持珠來,辭謝還之: "吾等即爾相試,不圖精進力勢如是,天上天下,無能勝君。" 導師獲寶,齎還國中,使雨七寶,以供天下,莫不安隱。時導師者,則我身是。

•摘錄自•經律異相》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本篇出自《出生經》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第六日 (5)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者,正念佛時,了無起心念佛之情念。雖無起心念佛之情念,而復歷歷明明,相續而念。

  然此功夫,非初心者所能即得。若未到無念而念之功夫,即不以有念為事,則如毀屋求空,此空非是安身立命之所。

  古之禪德,多有禮拜持誦,不惜身命,如救頭然者。故永明延壽禪師,日課一百零八種佛事,夜往別峰,行道念佛。況後世學者,不重事修,而欲成辦道業乎。

  以大悟一法不立之理體,力行萬行圓修之事功,方是空有圓融之中道。空解脫人,以一法不修為不立,是諸佛所謂可憐愍者。

*     *     *

  念而無念,無念尸而念是說,正在念佛的時候,完全沒有起心生出要去念佛的情念。雖然沒有心生念佛的情念,而復歷歷明明,相續而念。

  然此功夫,非初心者所能即得。若未到無念而念之功夫,即不以有念為事,則如毀屋求空,此空非是安身立命之所。

  古代的禪宗大隬金,多有禮拜持誦,不惜身命,如救頭然者。故永明延壽禪師,日課一百零八種佛事,夜往別峰,行道念佛。況後世學者,不重事修,而欲成辦道業乎。

  以大悟一法不立之理體,力行萬行圓修之事功,方是空有圓融之中道。空解脫人,以一法不修為不立,是諸佛所謂可憐愍者。

•摘錄自•《五方便念佛門》附錄:"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印光大師述/凡夫 白話譯

淨土十要問答

十要之六:《淨土或問》(3)

「若說唯心淨土,本性彌陀,為何要再求生極樂?」

問:
淨土攝機,誠乎廣矣。愚不敢復議矣。然亦嘗聞有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之說。愚竊喜之。及觀淨土經論,所謂淨土者,十萬億土外之極樂也,所謂彌陀者,極樂國中之教主也。是則彼我條然,遠在唯心本性之外矣。果何謂耶。

答:
汝言局矣。不識汝心之廣大而明妙者矣。楞嚴云,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安有佛土而不在吾心者哉,當知淨土唯心,心外無土,如大海之現群漚,無一漚能外海也。唯心淨土,土外無心猶眾塵之依大地,無一塵不名地也。
又當知先聖有云,唯此一心,具四種土,一曰凡聖同居,二曰方便有餘,三曰實報無障礙,四曰常寂光也,一凡聖同居土者,自分二類,初曰同居穢。次曰同居淨,初同居穢土者,娑婆之類是也。居其中者,有凡有聖,而凡聖各二,凡居二者一惡眾生,即四趣也,二善眾生,即人天也,聖居二者,一實聖,即四果辟支,通教七地,別十住,圓十信後心,通惑雖盡,報身猶在,皆名實也。二權聖,謂方便實報寂光土中法身菩薩及妙覺佛,為利有緣,應生同居,皆是權也。是等與凡共住,故云凡聖同居,四趣共住,故云穢土也。次同居淨土者。且如極樂國,雖果報殊勝,非餘可比,然亦凡聖同居。何以故,雖無四趣,而有人天,以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如經云,犯重罪者,臨終懺悔念佛,即得往生,故知雖具惑染亦得居也。聖居權實,類前可知,但以無四惡趣,故名為淨。或曰,具明土相,復多不同,如無動界,雖是淨土,猶有男女及須彌等。淨土既其不同,穢土亦應不等也。二方便有餘土者。二乘,三種菩薩,證方便道者之所居也,何則,若修二觀,斷通惑,盡塵沙。別惑無明未斷,捨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變易。所居之土,名有餘者,無明未斷也。名方便者,方便行人之所居也,故釋論云,出三界外有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也。三實報無障礙土者,無有二乘,純諸法身菩薩所居。破無明,顯法性,得真實果。而無明未盡,潤無漏業,受法性報身,亦名果報國。仁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是也,以觀實相,發真無漏,所得果報,故名為實。修因無定,色心無礙,故名實報無障礙土。華嚴明因陀羅網世界是也。四常寂光土者,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為國,亦名法性。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說身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名身土者,一法二義,普賢觀,毘盧遮那住處,名常寂光。前二土是應,即應佛所居,第三亦應亦報,即報佛所居。第四但是真淨。非應非報,法身所居。又云,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如世伊三點,不縱橫並別,名祕密藏。諸佛如來所遊居處,真常究竟,極為淨土,由是觀之所謂十方微塵國土者,唯吾心中之土也。三世恆沙諸佛者,唯吾心中之佛也。知此,則知無一土不依吾心而建立。無一佛不由吾性而發現,然則十萬億外之極樂,獨非唯心之淨土乎。極樂國中之教主,獨非本性之彌陀乎。又當知唯此一心,具含十界。身土融通,重重無礙,又當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生佛互現,念念交參,所以云。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眾生心中諸佛,念念彌陀。又云,十方淨穢,卷懷同在於剎那。一念色心,羅列遍收於法界,並天真本具,非緣起新成。一念既然。一塵亦爾。故能一一塵中一切剎,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塵復互周,重重無盡無障礙,一時頓現非隱顯,一切圓成非勝劣,若神珠之頓含眾寶,猶帝網之交映千光。我心既然,生佛體等,如此,則方了遷神億剎,實生乎自己心中。孕質九蓮,豈逃乎剎那際內,又云,極樂遍在一切處,舉一而全收也。如帝釋殿上,千珠寶網,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珠。雖珠珠互遍,此珠不可為彼,彼珠不可為此。參而不雜,離而不分,一一遍彰,亦無所在極樂淨土,即千珠之一。十萬億國,亦各千珠之一。至若三乘人天,下至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一一無非千珠之一。阿彌陀佛,亦千珠直示一珠。見一佛,即見十方諸佛,亦見十方九界眾生。微塵剎海,十世古今。一印頓圓,無餘法矣。如上所引,皆佛祖聖賢遞相發揚之明訓也,知此,則知諸剎諸塵,塵塵皆唯心之極樂也。一塵一佛,佛佛皆本性之彌陀也。復何疑哉。

•摘錄自•《淨土十疑論》天台智者大師述/《淨土十要》蕅益大師選定/《十要問答擷錄》成時法師節要

(錫類)

穎考叔借母悟君

義方垂訓教子成名臣 錫類推情全人天倫樂

   穎考叔。 春秋時鄭國人 (周天子畿內邑,今陝西華州鄭縣故城,是後因遷國分為二,一即今河南新鄭縣是一則,因有一部遺民南保漢中,即今漢中府南鄭縣是) 。幼有至性。其母訓以義方。嚴紫朱之辨。明邪正之分。視聽言動間。皆教之務禮法自持。考叔少時,以神力著名。鄭大夫公子呂一日於山徑遇虎。正窘迫間。考叔適至。奮拳擊虎。虎不敵而逃。呂奇之。因問姓名。勸其出仕。以母老辭。呂益賢之。即薦於鄭伯。(鄭本周宣王弟友封邑伯爵)任為穎谷(在河南登封縣穎水所出)封人。(官名)遂其不遠離老母之意,既而鄭伯,因與其弟叔假爭國,兄弟治兵相仇殺。母姜氏偏憐少子,欲叔假當國,謀令假引兵襲鄭都,己為內應。事洩,鄭伯自將攻假於京。(故城在河南滎陽縣東南)破之。假奔(今河南輝縣)乃置母姜氏於穎。 以不及黃泉勿相見為誓。考叔嘆曰。子絕母。非人也。因以獻野味為名入朝。鄭伯宴之。見其留肉不食。怪而問之。考叔曰。小人有母,常嘗小人之食,未嘗君之賜。留以歸獻。公泣曰。汝有母。我則無矣。因述誓母之約。今悔無及。考叔曰。如掘地見水。為隧道相見。(地道也)與黃泉何別,公從之,母子如初。左氏引詩稱之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如考叔者洵足以當之矣。 。

◎ 句句著落不脫空,方是謹言。

做到每一句話都切實不空談,這才能算是言語謹慎。

•摘錄自•《佩玉篇》弘一大師擷集/正義法師小註/杜文月白文

●最新課程
本會永久開設各種佛學課程,免費參加!(請參考>>課程表
公告日期:2011/7/08

菩薩學處─十波羅蜜 課程公告

  本會三樓講堂,每星期三晚上之《瑜伽師地論》課程將暫時告一段落,自7月27日起,由 懿法師講授《菩薩學處-十波羅蜜》,歡迎各位蓮友,踴躍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上課內容:
  從(1)本師釋迦牟尼佛多生累劫的菩薩行,結合(2)豐富的經論內容,(3)生動活潑具體的事蹟,深入淺出地說明菩薩學處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真實、決意、慈、捨的落實修持。
上課教材:
  節取自《南傳菩薩道--大佛史THE GREAT CHRONICLE OF BUDDHAS》。本書作者:三藏法師明昆長老Mingun Sayadaw為緬甸近代最傑出的三藏法師,根據《佛種姓經》《行藏》《本生經》《清淨道論》及其註疏等所著,長老生前推動成立緬甸佛教大學及三藏協會培養僧才。
上課時地
  三樓講堂;星期三晚上 7:15 至 9:00。 網路同步直播。
法師簡介:
  智懿法師,大學時期曾為成大東哲社副社長、台大晨曦社社長;台大哲學系學士、美國加州大學UCLA佛學碩士、於威斯康辛大學佛學博士課程,專攻印度佛學,倫珠梭巴格西為指導教授;民國八十五年在美國法雲寺玅境長老座下出家,曾參學印度,歷任法雲寺佛學院教務助理,福嚴佛學院研究部教授、美國喬治亞州佛教會會長,現於台灣從事西藏大藏經的漢譯工作,及教授梵藏巴利文、編訂梵藏巴利漢對照之經論,推廣天台止觀、瑜伽唯識學及般若中觀學。學習過梵藏巴利漢英日等語文,為天台宗第四十六代法嗣。


公告日期:2011/6/17

大乘起信論 課程公告

  本次課程,以〈大乘起信論〉中「一心二門三大九相」為綱領,博引經論中心識相關義理,並配合多媒體素材,深入淺出探討佛法實踐於當代生活之要訣,俾使學人建立成佛的信心,消除修習菩提道的疑惑。

課程內容:大乘起信論。
進行方式:主題式講授、多媒體素材、學員問答。
上課時間:7月27日起, 約二十一堂課。每週三晚上 7:30 ~ 9:30
上課地點:三福教室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63號6樓之1「僑資大廈」六樓)
授課對象:不限。歡迎有興趣之社會大眾、各位蓮友,蒞臨聽講,共享法喜。
報 名:學費全免,報名表下載,請填寫後,Email、傳真、面交或函寄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號三樓」法務組 收。
  Email: doctrin@budaedu.org;Fax: 02-23913415
法師簡介:
輝法師(傳檄)法師,學歷: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台灣中台佛學研究所碩士、澳洲雪梨大學管理學碩士;曾任:台灣中台佛教學院教務長、新竹普宏精舍住持、桃園普平精舍住持;現任:台灣高雄圓道禪院住持、竑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主任、圓道佛教文化交流協進會教育長、春暉國際青年公益發展中心首席顧問、新加坡菩提佛院佛學講師、馬來西亞怡保定慧居佛學講師、馬來西亞吉隆坡慈恩講堂佛學講師、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客座講師。


公告日期:2011/6/10

文殊法門概說 課程公告

  本會七樓教室,自 7月30日起,至 8月27日,每星期六晚上,將由上聖下玄法師講授「文殊法門概說」課程,歡迎各位蓮友,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課程內容
   「文殊菩薩」簡介、文殊信仰及其特色、文殊經典不二中道的義理、文殊法門與《中論》中道義的會通以及文殊法門的落實─轉化生命的困境。
時  間:7月30日起,至 8月27日,共5堂課。每週六晚上 7:00 ~ 9:00
地  點:七樓教室
授課法師玄比丘尼
法師簡介
   聖玄法師早年曾旅居英國六年,走遍三十多個國家,看盡人生百態,體悟生命真諦,遂發願出家以廣利眾生;民國八十六年返台後,多次擔任密教弘法活動之英文即席翻譯;並於中華佛研所修學唯識兩年。民國九十年,依止 上悟下明長老,剃度出家,歷任長老專屬侍者、海明寺書記及海明佛學院教務主任;並先後取得玄奘學術研究院佛學碩士及輔仁大學宗教學碩士,曾經擔任輔大宗教學系-紐約長島大學學術研究計劃之「執行長兼講師」壹職。曾發表過多篇宗教學術論文,並獲得「中華民國斐陶斐傑出成就獎」。聖玄法師目前在北京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    


公告日期:2011/7/05

華嚴金師子章 課程公告

  本會三樓講堂,每星期一晚上從8月1日起,將由熊琬老師,開講《華嚴金師子章》課程,歡迎各位同修蓮友,蒞臨聽講,共參法益。

授課老師:熊琬老師
上課教材:『華嚴金師子章』唐崇福寺賢首法師法藏 述,方立天居士釋譯。
課程內容:
  包含緣起性空、無相無生、三性、十玄、六相和五教學說,從緣起開始講起,貫穿「事事無礙」、「重重無盡」,最後以證佛果為圓滿,闡明華嚴宗的義理和架構體系。
上課時地:
  每星期一晚上 19:30 ~ 21:00,三樓講堂;網路同步直播。
講師簡介:
  熊琬居士,政大中文博士,曾任:玄奘大學宗教系教授兼文理學院院長暨宗教系所主任、政大中文系退休教授;現任:華梵佛教研修學院教授兼院長暨主任,果庭書院學會理事長。
(《中觀講座》課程,已於7月4日圓滿)


公告日期:2011/6/10

梵唄讚頌班 招生簡章

〔課程內容〕梵唄讚頌須能上達天聽,下拔眾苦,所以,課程目標以學員能從初學入門的規矩紮根,進階到早晚課的法器執掌,而後以領眾拜懺念佛,共同於菩提道上增上,圓滿梵唄讚頌的根本目的。

  1. 初學階段
    各式法器執掌規矩、板眼說明、梵唄讚頌教唱。主要練習法器為木魚、磬、鈴,鐘鼓九鐘十五鼓。實作目標「早課」、「彌陀晚課」的梵唄讚頌。
  2. 入門階段
    主要練習法器為鐘鼓,實作目標「八十八佛晚課」的梵唄讚頌。練習木魚、地鐘,實作目標「佛七」的梵唄讚頌。
  3. 進階階段
    主要練習法器為鐺、鈳,複習木魚、磬、鐘鼓,實作目標「大悲懺」梵唄讚頌。複習木魚、地鐘,實作目標「佛七」梵唄讚頌及練習四大讚。
  4. 圓滿階段
    各項法器複習驗收,讚頌複習。實作目標以共修活動的梵唄讚頌為主題。

〔授課老師〕果瀚居士
   曾在僧團擔任維那師、監院等職及佛七總護、梵唄教師。發行過「叩鐘偈」、「大悲懺」、「楞嚴早課」等梵唄 CD。

〔上課時間〕2011/8/05 起,每週五 19:00 ~ 21:00

〔上課地點〕七樓教室
〔對  象〕凡有興趣於梵唄讚頌之三寶弟子,均可報名參加。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 7/31 止。
〔報名方式〕下載報名表,詳細填寫後,面交、函寄「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號三樓 法務組」收
  Email: doctrin@budaedu.org
〔費用名額〕費用全免。限額40位,超過者列入後補。

●課程異動
 

停課一覽表

 
星期 暫停日期 課程名稱 講師
7/17 禮讚觀音行門
(每月第三週)
通偈法師
7/18、8/29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宗譓法師

7/05 ~ 8/02 中國佛學思想源流略講 如碩法師
7/26 ~ 9/08 中級烹飪班 饒秋霞居士
7/06 ~ 8/31 兒童讀經美德養成班,
從弟子規談人際關係
許乃居士
8/03 天台入門, 法華玄義,
止觀講記
振法法師
7/19 ~ 9/08 素食生機班
初級烹飪班
饒秋霞居士
7/29 六祖壇經研習班 黃柏霖居士
7/02 ~ 7/30 圓頓止觀 悟昕法師
7/09 ~ 7/23  法華經共修  開源法師 
7/09, 8/13 楞嚴經 蔡玉鳳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