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永嘉集》云:「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
「寂寂,謂不念外境善惡等事(即是止);惺惺,謂不生昏住無記等相(即是觀)。 以寂寂治緣慮,以惺惺治昏住。亦寂寂亦惺惺,非唯歷歷,兼復寂寂,此乃還源之妙性也。」
「此之二事,體不相離。猶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為正,以杖為助。夫病者欲行,必先取杖,然後方行;修心之人,亦復如是。必先息緣慮,令心寂寂,次當惺惺,不致昏沈,令心歷歷。歷歷寂寂,二名一體,更不異時。譬夫病者欲行,闕杖不可;正行之時,假杖故能行。作功之者,亦復如是。歷歷寂寂,不得異時,雖有二名,其體不別。」
止觀法門貴在定慧等持,這是修行的主要方法!即使聖人再來,也不能對此加以改變!但有人認為修行應有輕重緩急的次第區別,因此在定慧兩者之間,主張:「佛經說『因定發慧』,則應以修止為要。」因此相沿成習,許多修行人都以修寂靜為主。唯永嘉大師在《禪宗永嘉集.奢摩他頌第四》中提出「惺惺寂寂,寂寂惺惺」的說法,以闡明定慧均等的看法;又在後文強調:「惺惺為正,寂寂為助。」這可說是超然獨特的見解,從古至今,沒有人這樣說過的。從永嘉大師以後,禪宗教人參話頭,都以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為修行目標;例如妙喜禪師(大慧宗杲)呵責默照禪為邪禪,也正是這個意思。所以,稱佛為大覺,眾生為不覺,覺就是「惺」的意思。可見永嘉大師的這個說法,實含有深刻微妙的旨意!
止觀之貴均等,尚矣!聖人復起,不能易矣!或有稍緩急於其間者曰:「經言『因定發慧』,則止為要。」以是相沿成習,修行之人,多主寂靜。唯永嘉既為惺惺寂寂、寂寂惺惺之說,以明均等;而後文曰:「惺惺為正,寂寂為助。」則迥然獨得之見,從古至今,無道及者。自後宗門教人看話頭,以期徹悟,而妙喜呵默照為邪禪,正此意也。是故佛稱大覺,眾生稱不覺。覺者,惺也。永嘉之旨微乎?!
註:「惺」是一切明瞭,照得清清楚楚,不落在無明裡,是慧。
「寂」是一念不生,清淨寂滅,不落在妄想裡,是定。
「惺寂」是一切通達明瞭,又如如不動,二邊都不落,這是定慧等持。
煩惱無量無邊,世尊把它歸納為三大類:無明、塵沙、見思煩惱。無明就是煩惱,明是明瞭、是明白,換句話說,真如本性是一切通達明瞭,這也是我們的本能,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樁事情不明瞭的。本來明瞭,現在不明瞭了,這就是煩惱。從事相上來講,就是起心動念、有妄想,就不明瞭了。佛法常常用水來表法。例如佛門中的供養,第一供養就是一杯清水,杯子最好是透明的,也可以用水晶杯,但玻璃杯就可以了。能看得見這杯水的清淨,沒有污染、沒有波動,水是靜的,平靜的。這表什麼?真心,真心是清淨的,真心是不動的。
所以佛法教我們修行,就是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不清淨就染污,這水不乾淨了;不平等,這水波動,起波浪了。水要是染污、起波浪,照見的作用就失掉了。所以,《般若心經》講照見,大家常常念的,「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事相,事的真實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無縛無脫,這是本性、是真心。佛教人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用真心,不要用妄心。妄心,起心動念是無明,接著就是分別、執著。分別是雜念、妄念,太多太多了。最嚴重的是執著,執著個什麼?我的看法、我的想法,這就是執著、見思煩惱。
佛在經上教導我們,首先就是『無我』。《金剛經》的前半部,佛講真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換句話說,我、人、眾生、壽者全是假的,別執著。這個相有沒有?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真有;相是幻相,不是真實的。怎麼虛幻?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些相,你能夠控制它嗎?你能夠得到它嗎?不能控制,也得不到。於是就知道,你想得到它、想控制它,那是錯誤的念頭,這個念頭就是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所感的境界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全是自己造的,真的是自作自受。你有控制的念頭、有佔有的念頭,就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這麼來的。
[問]:我時常對著眼前的一切境界發呆,也就是說面對一切境界,但腦子裡一片空白,也聽不到其他聲音。這種情況,往往可以隨我自己心意持續數分鐘之久,回復所有意識。請問這和「一真法界」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答]:
沒有,這是什麼?這是無明。若是一真法界,是真實智慧,一切都清楚明瞭,就像鏡子照外面境界一樣,那是好境界。如果說一片空白,什麼都不知道,那只是無明。凡夫,我們的腦子是兩種狀況,一個是胡思亂想(掉舉),一個就是什麼都不知道,一片空白,什麼都不知道(無明)。所以,凡夫不是掉舉,就是無明。佛法講真正契入境界,叫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寂寂是清淨、平等,沒有任何妄想,惺惺是一切都清楚明白。所以「用心如鏡」這個比喻得好,我們用心要像一面鏡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