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籍簡介
楞嚴經指掌疏
清‧達天通理法師 述
《首楞嚴經》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之略名,有十卷。唐 中宗神龍元年(西元705)五月二十三日,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於廣州制止道場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明朝傳燈法師之《楞嚴經圓通疏》云:「首楞嚴經者,諸佛之慧命,眾生之達道,教 網之宏綱,禪門之要關也。」「求其總攝化機,直指心體,發宣真勝義性,簡定真 實圓通,使人轉物同如來,彈指超無學者,無尚『楞嚴』矣。」 古來《楞嚴經》之註疏甚多,在大藏經中,現存的註解約有四十餘家。
《楞嚴經指掌疏》共十卷,為清朝達天通理法師(1701~1782,乾隆)所述 (卍新纂續藏經 No. 308 )。法師在該疏【閱疏凡例】中自云:『採金集玉。誠讓會解。辨脈尋源。無 偕交光。』又云:『按正脈立義雖精。駁古太甚。致令後學。一味在是非裏卜度。 不知向關節處跟尋。迷本昧源。其失非細。故今疏惟竊取其義。而執戈欲鬥之詞。 概不敢用。又正脈於難處過詳。于易處過略。唯逗利智。不接鈍根。今疏於難處。 不過指授分明。于易處。亦必略用敷演。為令三根俱被。利鈍咸宜。 』由上可 知,此《指掌疏》主要是採用元朝惟則法師《楞嚴經會解》及明朝交光法師《楞嚴經正脈疏》兩疏,加以敷演而希望令三根普被,利鈍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