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佛學院第三屆簡介
華嚴宗
班導師:陳英善教授
班導師簡介: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目前任職於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以及法鼓佛教學院、華嚴專宗研究所等教職。擅長於華嚴解行、天臺教觀的研究。撰有《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天臺緣起中道實相論》等專書,以及〈天臺三觀與華嚴三觀〉、〈大華嚴VS妙法華〉等五十餘篇學術論文。
上課時間:每週六上午9:00~12:00
課程規劃說明:
華嚴經教我們如何發起菩提心,如何修菩薩行,告訴我們華藏世界是如何的莊嚴;華嚴經絕對可以讓我們了解整體的佛法,也可以指導我們生生世世的修學,有志於菩薩道者都應該選讀此經。學佛的人都聽過「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但是要讀懂華嚴經又談何容易,相信許多人都有臨經涕泣不知所云的經驗。華嚴宗依華嚴經成立,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派,其對華嚴經的解釋,可說是了解此經的不二法門。然教觀雙美的華嚴宗,思想圓融廣攝,沒有正確的引導,無法輕易入其堂奧。
此華嚴宗四年的課程,採經典閱讀與宗派注釋並重的方式,因為不讀華嚴經,無法了解華嚴宗成立的基礎;不讀宗派注釋,無法掌握華嚴經整體思想的特色。所以第一年雖然都是入門課程,但在介紹華嚴基本概念的同時,即同步導讀相當於十信法門的經文,逐步培養學生閱讀經典的能力。第二、三年,主要依據華嚴宗祖師的注釋來閱讀華嚴經十住到妙覺的法門,紮實地探索菩薩如何由十信滿心到究竟成佛,在點滴的累積中,鍛鍊獨力閱讀經典與注釋的能力。第四年是華嚴宗重要文獻選讀,更深入地了解祖師思想的精髓。
教學計劃大綱
年制 |
課程 |
內容綱要 |
配合閱讀 |
週數 |
師資 |
---|---|---|---|---|---|
第 一 年 |
華嚴經 入門 |
‧華嚴經解題 | 〈淨行品〉導讀 | 18週 | 華 嚴 專 宗 |
‧解脫道與菩薩道 | |||||
‧華嚴經和大乘佛教 | |||||
‧華嚴經翻譯: 六十、八十、四十華嚴 |
|||||
‧華嚴經三種譯本的 內容大要比較 |
|||||
‧華嚴經的結構 (八十華嚴的四分五週) |
|||||
‧華嚴經三十九品概要 | |||||
中國 華嚴宗 入門 |
‧隋唐以前華嚴經的弘傳 | 〈如來名號品〉導讀 | 18週 | 學 院 師 資 群 |
|
‧華嚴宗成立的思想背景 | 〈四聖諦品〉導讀 | ||||
‧初祖杜順與華嚴法界觀 | 〈光明覺品〉導讀 | ||||
‧二祖智儼與華嚴經的注釋 | |||||
‧三祖法藏與教判思想 | |||||
‧四祖澄觀與華嚴教學 | |||||
‧五祖宗密與三教合會、 教禪一致 |
|||||
‧宋明華嚴宗的發展 | |||||
‧清末民初華嚴宗的復興 | |||||
華嚴 思想 入門 |
‧華嚴五教判: 小、始、終、頓、圓 |
〈菩薩問明品〉導讀 | 18週 | ||
‧四種法界 (無盡法界緣起、一真法界) |
〈普賢行願品〉導讀 | ||||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三聖圓融觀〉導讀 | ||||
‧ 十玄門、六相圓融 | 《華嚴金獅子章》導讀 | ||||
‧ 華嚴法界觀 | |||||
‧菩薩修行的階位(四十二階) | |||||
‧普賢行願、華嚴三聖 | |||||
第 二 年 |
十住 法門 |
以〈十住品〉為中心的十住法門 | 〈搜玄記〉、 〈探玄記〉、 〈華嚴經疏鈔〉 |
18週 | 華 嚴 專 宗 學 院 師 資 群 |
十行 法門 |
以〈十行品〉為中心的十行法門 | 18週 | |||
十迴向 法門 |
以〈十迴向品〉為中心的 十迴向法門 |
18週 | |||
第 三 年 |
十地 法門 |
以〈十地品〉為中心的十地法門 | 27週 | ||
等妙覺 法門 |
〈十定品〉、〈十通品〉、 〈十忍品〉 |
27週 | |||
第 四 年 |
華嚴 文獻 選讀 |
《華嚴五教章》、《原人論》 | 〈離世間品〉、 〈入法界品〉 |
54週 | |
《華嚴心要法門》、 《華嚴修證儀軌》 |
影音檔案請參考:
各屆學院講題:華嚴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