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佛學院第三屆簡介
法相宗
班導師:廖誠麟老師班導師簡介:
廖誠麟老師,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曾任台北「張老師」中心特約講師、專案管理顧問、RCA、美商迪吉多電腦公司人事主管。民國六十四年皈依上智下諭法師,曾親近玅境長老、夢參長老與成觀法師。現為佛陀教育基金會佛學講師。曾經講授過很多經論課程,例:摩訶般若經、瑜伽師地論、解深密經、攝大乘論、唯識三十頌、成唯識論、八識規矩頌、百法明門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等。
課程計畫說明:
上課時間:每週日上午9:00-12:00。
課程計畫大綱
四年學程之宗題如下:
第一年-重述「佛遺教」 ,
第二年-思擇「唯識理」 ,
第三年-信解「摩訶衍」 ,
第四年-修學「共三乘」
目標 |
說明 |
|
---|---|---|
第 一 年 |
佛遺教- |
教材: 1.以《佛遺教經》抉擇五停心、四念住。 2.以《佛教基本知識》奠定基本教義指掌 說明: 一、緣起:1. 法相緣起,2. 唯識緣生 ,3. 瑜伽相應 二、導言:1. 此時此處此人,2. 終極關懷是啥, 3. 改變始於自覺 三、佛的遺教:1. 以法為洲 ,2. 以己為洲 四、基本教義:1. 四聖諦 ,2. 八正道 ,3. 業 4. 十二因緣 ,5. 三科 ,6. 三法印 |
第 二 年 |
八識建立 一切法 ── 一切法 唯心所現 |
教材: 1. 以《百法明門論》對讀《瑜伽師地論》卷一~卷三。 2. 以《八識規矩頌》解釋 《唯識三十頌》。 說明: 1. 為何以<八識建立一切法-一切法唯心所現>為目標 因為「八識」經常被講成「阿特曼」<神我> 2. 為何以《百法明門論》對讀《瑜伽師地論》卷一~卷三 因為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一~卷三廣開660法, 世親菩薩節略成「百法」~由此對讀而明所以 3.為何以《八識規矩頌》解釋《唯識三十頌》 因為玄奘法師與窺基法師結集十大論師註解《唯識三十頌》,翻譯《成唯識論》,之後以《八識規矩頌》抉擇之;由此明所以。 |
第 三 年 |
五法遍攝 一切法 ── 了一切 法三自性 |
教材: 1.《攝大乘論》‧所知依、所知相、入所知相。 2.《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心意識相品〉 〈一切法相品〉〈無自性相品〉。 說明: 1. 為何以<五法遍攝一切法-了一切法三自性>為目標 將一切法攝歸「五法」,是取相方便,引心安住一緣; 將「五法」攝歸「三自性」,是修作意方便, 以自證「二空」, 顯了「二無我」真如。 2. 為何選讀《攝大乘論》之所知依、所知相、入所知相 正確說明阿賴耶識與種子,「三自性」與「四尋思觀 引發「四如實智」; 明白修學唯識教觀的教理根據 3. 為何選讀《解深密經》之勝義諦相品、心意識相品、 一切法相品、無自性相品 為《攝大乘論》所教,引經證以對讀之 |
第 四 年 |
於無所有 自性中 ── 而有一切 法顯現 |
教材: 1.《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 2.《瑜伽師地論》卷二十與〈聲聞地〉選讀。 說明: 1. 為何以<於無所有自性中-有一切法顯現>為目標 教理說「五法三自性」,顯「二空二無我」真如性, 為何有「我」與「山河大地」 應該修學止觀故,明其如何所以 2. 為何選讀《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 引經說彌勒菩薩教修瑜伽止觀 3. 為何選讀《瑜伽師地論》卷二十與〈聲聞地〉 引論說彌勒菩薩教修瑜伽止觀。 |
影音檔案請參考:
各屆學院講題:法相宗